专治儿童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小孩有异物卡在了喉咙,出现窒息、呼吸困难、呛咳甚至呼吸骤停,千万别拍背或者用手指伸入喉咙去取,因为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使异物更伸入呼吸道!
教给大家一种专门对付食物呛咳的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据称这种方法数十年来已经救了100万人的性命!
在这里先讲三个故事:
一:一位两岁男孩的母亲在微信上发了这样一个信息:“回想起昨晚的一幕还是心有余悸,后怕之情涌上心头,分享给有小孩的朋友们——儿子在商城柜台好心的阿姨给他颗水果糖吃,让他吐出来就是舍不得,想着坐上电梯上楼再从他嘴里抠出来,悲剧的一刻发生了,儿子大哭满脸通红,很快我意识到糖果被他囫囵吞下卡在喉咙里,当时我要吓死掉,使劲敲背,似乎没有任何作用,儿子的嘴巴已经有些发紫,慌忙中想起海姆立克急救法,照势背抱他抖晃了两下,一颗比枣核还大的硬糖果从他喉部伴着一些粘稠的液体喷出,儿子立刻脸色红润起来,大声哭出来,我的心总算落地。”
事后又认真学习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动作,想起来当时真的是照葫芦画瓢。小朋友很容易发生气管异物,所以与大家共同学习。”
二:1974年,一位老人在进晚餐时被鸡块卡在了喉部,生命岌岌可危。因为此时她呼吸困难,不能发声,无法拨打电话呼救。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的邻居一位70岁的老人,刚刚在报纸上读过一篇介绍亨利.海姆立克医生发明的气管异物急救的科普文章。
老人见此情景,马上将学到的技能用到老妇身上。他用双手从背后将她抱住,一手握拳,向上用力冲击其腹部,鸡块很快地被冲击出气管吐出,老妇憋得青紫的面孔顿显红润。
三:《人在囧途》这部电影中,王宝强就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的让一位老太太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枣核,挽救了老人的性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应对
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为何小孩容易发生气管堵塞?
幼小儿童尤其以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气管异物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物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
当孩子哭闹时,大人给其花生米、黄豆等食物,由于小孩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活动,使会厌软骨无可适从,而致吞咽时食物误入歧道,造成气管异物。而花生米、黄豆等遇水膨胀,就更不易取出。此外,幼儿也因好奇,易将钱币、纽扣等异物放在嘴里,不慎而致意外。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窒息?
①将食物切成细快;
②充分爵嚼;
③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④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
容易使小孩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
果冻、麻花、糖果、鱿鱼丝、花生酱、坚果类、小巧水果、多纤维蔬菜、大肉块、长面、多刺的鱼等。
黏稠度过高、纤维过长,咬感过硬、不易咬烂、体积太小、带核的、过大、过长的食物都不适宜给小孩子吃,如果真的要给小孩食用,建议先把食物分成小块或者去核处理。
特别提醒:别错过“六分钟”生命极限
气管异物窒息的危险性极大,专家说,在抢救中,有“六分钟”的概念,如果超过六分钟,孩子很难救回来,即便救回来,也很有可能已经有了脑损伤。
而气管异物导致窒息的,除非家里急救措施非常到位,当时就能够把异物取出,否则,带着孩子上医院急救,在时间上来说,往往已经错过了六分钟的黄金时间。建议大家有空还是学习一下上面介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