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腹泻 > 你不可不知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你不可不知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2017-04-20 来源:儿科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3~7岁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一种疾病,占肺炎总数的10%~20%,流行年份可上升至30%[1]。

  你不可不知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3~7岁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一种疾病,占肺炎总数的10%~20%,流行年份可上升至30%[1]。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可导致患儿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使其罹患疾病,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

  由此可见,支原体肺炎的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儿科医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

  3~15岁儿童易感染此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感染既可以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及肺脏,也可以累及肺外系统。

  MP感染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变度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病特点也不同,患儿年龄越小,临床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能性越大,而年长儿多表现为顽固性咳嗽[2]。

  患儿发病时常伴有发热,且咳嗽比普通肺炎临床表现重,发病初期的刺激性干咳是其临床常见的特征之一。

  另一个特征是患儿肺部X线胸片表现明显,多表现为肺部单侧病变,由于病灶呈游走性,故也可表现为双侧病变,且病变以肺下叶为多见;本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消失需14~20天的时间,肺部阴影完全消失约需1个月,病情严重者可延长至2个月,甚至更长。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3]

  1.抗MP治疗

  肺炎支原体是迄今已知的能够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胞内菌。其结构缺乏细胞壁,青霉素类、头孢菌类等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靶向定位于病原体的细胞壁,对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无效。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其中阿奇霉素以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目前已成为儿科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常用药。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目前治疗儿童MPP的首选抗菌药物。包括第1代红霉素;第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第3代酮内酯类如泰利霉素、塞红霉素等,用于MPP治疗的主要是第1代和第2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第3代尚未用于儿童MP治疗。

  阿奇霉素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首选[4]。但对于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使用要慎重[5]。

  RMPP患儿对常规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和病情较重,常需联合用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大环内酷类药物联合利福平治疗RMPP并不少见。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对反复发热、咳嗽、病情迁延,并且合并有肺外器官损害时,小剂量、短疗程应用利福平的疗效较单一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为佳,能缩短病程,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如RMPP是因混合感染所致时,需要考虑联合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一起应用。

  (2)非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近年来,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受到关注。国内外研究显示,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仍然保持着对MP的强大抑菌活性与临床疗效。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替加环素等,因可能使牙齿发黄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不良反应,应用于8岁以上患儿。

  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於MP有抑制作用。本药可能对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18岁以下儿童使用受到限制。然而多篇文献报道RMPP病例应用环丙沙星或莫西沙星治疗取得较好疗效[6],但大部分病例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且例数少、未进行对照,使用此类药物时应进行风险利益分析。

  (3)混合感染的治疗

  MP对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的破坏可能为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创造条件。若有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证据,则参照CAP指南选择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

  普通MPP无需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急性起病、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的MPP,尤其是RMPP可考虑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

  尽管重症感染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当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时可以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已基本达成共识。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抗免疫等药理作用,SMPP早期联合糖皮质激素疗效确切[7]。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原则为早期、足量、全身应用、逐步减量,而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使用时机尚不确定。

  3.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不常规推荐用于普通MPP的治疗,但如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考虑应用丙种球蛋白。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RMPP患儿有减轻病情,阻断疾病进展的作用,对SMPP患儿尤其有严重肺外并发症者,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更佳[8]。

  4.儿科软式支气管镜术

  支气管镜已成为儿科呼吸疾病诊治中安全、有效和不可缺少的手段。软式支气管镜通过局部灌洗通畅呼吸道,结合异物钳或活检钳、细胞毛刷等,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与痰栓。

  少数患儿存在黏膜肉芽组织增生,或因管壁纤维化收缩导致不可逆的支气管闭塞,可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而呼吸道内炎性肉芽肿致呼吸道堵塞、狭窄,影响远端通气且有相应症状或导致反复感染者可采用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9]。

  肺不张是RMPP常见的肺内并发症,以往对于儿童肺不张以抗炎对症治疗为主,往往病程长,疗效欠佳。纤维支气管镜对改善RMPP的预后可起积极作用。经纤维支气管镜镜下灌洗治疗可挽救患儿的生命,也可使临床对RMPP的影像学大片状阴影迅速吸收成为可能。

  不过由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技术条件要求高,费用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大,制约了在儿童RMPP的广泛应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