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急救 > 在北美和北京带孩子看急诊,是如何不同的体验?

在北美和北京带孩子看急诊,是如何不同的体验?

2017-03-20 来源:医信妇儿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毕竟美国也在闹儿医荒。据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到2025年,美国医生或将短缺9万人。其中,包括儿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在内的初级保健医生缺3.1万人。
  在还未完全了解美国医疗体制前,别说国内家长们羡慕老美了,医务人员更是羡慕得想把所有证都考一轮,出国找工作看病去。
 
  毕竟美国也在闹儿医荒。据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到2025年,美国医生或将短缺9万人。其中,包括儿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在内的初级保健医生缺3.1万人。
 
  在美国,儿科医生的地位同样尴尬:需求虽大,但收入不够、压力也相对大,没有医生愿意干儿科。从医院获利角度来说,儿科医生也不太受待见。有调查显示,家庭医生和儿科医生每年为医院带来的效益比专科医生平均要少约20万美元。
 
  不过,如果你们美国医生真不想干儿科,不如让我们来吧!
 
  根据去年初公布的美国儿科医生薪水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儿科医生平均年薪为20.4万美元,虽然收入最高的整形科医生44.3万美元年薪,儿科医生还不足其一半,但与国内相比,年薪百万的日子在美国居然唾手可得。
 
  不仅薪酬令人满意,工作量方面更让人舒心。据新华网过往报道给过的“黄立四儿科医生”案例,作为洛杉矶地区知名小儿科医生,找他看病得提前数日预约,每个工作日为大概30个孩子看诊,每个孩子约15分钟。
 
  这个工作量跟国内相比简直像进了天堂,要知道国内三甲医院门诊儿科医生一上午给40-50个孩子看病难道不是家常便饭吗?
 
  近日,旅居北美的教育专家橙子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在北美带孩子看急诊,是怎样一种想死的体验》,大篇幅实况吐槽了美国医院急诊室的低效。
 
  全文4500多字,我们就不转载了,只截取部分文字让各位医生同行体验一下在北美做医生的情景:
 
  看到“朝九晚五周末休假不值班”这几个字,国内同行忍不住内牛满面——要知道,朝七晚十周末不休假每周1-2值班才是我们正常的工作状态。
 
  中国医院的急诊室同样人满为患,尤其是孩子和家属,总是在急诊等候座里满满当当。毕竟白天家长都要上班,晚上一看孩子病情加重了赶紧也得送医院。但谁愿意“老实等”!为了让家长稍安勿躁,院方只能贴出这样的告示:
 
  表格和笔用来记录孩子呕吐的时间,电解质水和针筒是给孩子预防脱水的,均有家长在等待时自行操作。
 
  等待已超2小时,但现场没有家长表示不满。美国人民对于急诊医疗所展现的耐心和素养令人惊异!
 
  而在我国,等待3小时只看见护士,而没见着医生,那可不是小事!稍焦虑的家长很可能就闹起来了。
 
  从图片而言,就医环境是极好的。灯光明亮,环境整洁,单独就诊室保护隐私。
 
  从就诊流程的描述来看,就医体验也是极棒的。医生精神好,彬彬有礼,还会讲段子哄孩子,用心花费20分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但这也造成了每一个人的等待成本非常大。
 
  难怪作者会“突然好怀念”“国内那种简单粗暴的门诊医生,极端不耐烦,一两分钟看完,迫不及待喊下一个”。
 
  总的来说,作者周末带呕吐的孩子去急诊,共在医院耗费了一整晚,等待到第三个小时才进入独立就诊室,到了第五个小时还是没有见到医生的面。而与此同时,所有在场的患儿家长都习以为常,耐心等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