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喂养稀释奶粉7天,新生儿直接进ICU
摘要:林先生深信不疑,开始给孩子喝稀释了近4倍的奶粉和米汤,这种喂养行为持续一周后,孩子出现了明显不适——大年初八,孩子睡醒后哭闹不止,手一直挥舞,脸色也变得与平时不同。
根据钱江晚报日前的报道,大年初八,一个还未满月的婴儿因四肢抽搐,面色青白被120救护车送到厦门某医院急诊,随即被医护人员护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检查,孩子体内的钠镁都低于正常值,出现了电解质严重紊乱,尤其血钠值已是危急值。
▼发病缘由
据孩子的父亲林先生说,孩子出生之后总有眼屎,村里的老人说这是因为奶粉泡多了,太浓了,孩子喝了上火了,才眼屎不断,建议奶要稀释些喝。“老人经验丰富,村里不少孩子不舒服都找这位老人看。”
林先生深信不疑,开始给孩子喝稀释了近4倍的奶粉和米汤,这种喂养行为持续一周后,孩子出现了明显不适——大年初八,孩子睡醒后哭闹不止,手一直挥舞,脸色也变得与平时不同。当120急救中心医生赶到时,孩子开始出现抽搐,四肢如中风般直抖动。
▼正规诊疗
新生
儿科医生认为,这是因为奶粉量少导致氯化钠摄入不足而水份摄入正常,从而引起细胞外液过多的低钠血症,发生脑水肿,导致孩子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情况。
通过静脉补充钠和镁等支持治疗,孩子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很快得到了缓解和恢复,未再出现抽搐,日前已顺利从新生儿重症病房转到普通新生儿病房。
▼专业提示
以上短短500字不到的小文展示了几个新手爹妈容易犯下的错误。
1.新生儿不宜随意喂水。
目前,如非特殊情况,纯
母乳喂养都是被强烈推荐的。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
婴儿6个月前,母乳基本能满足全部营养需求。而且其主要成分就是水,这些水分对婴儿来讲已经足够了。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对于纯母乳喂养的推荐定义为: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
普通新生儿喝到的一段奶粉,作为母乳替代品,当然同样能满足婴儿6个月前全部营养需求。
2.新生儿不宜喂米汤、米糊。
由于未满4个月的宝宝
消化系统缺少相应的淀粉酶,特别是胰淀粉酶,出生3个月后活性才逐渐增高,而米汤内的淀粉无法被消化。
且另一方面其营养密度很小,也容易让婴儿进食后饱腹了却未进应进的能量。
而长期喂养米糊更是容易营养不良。
3.奶粉儿需要喝到按比例冲调的奶粉。
案例中的新手爸爸给孩子喝稀释4倍的奶粉液,导致患儿差点丢了性命。
由于稀释后的奶液,奶粉量少,至氯化钠摄入不足但水份摄入却正常,从而引起细胞外液过多,造成低钠血症,发生脑水肿,以至于孩子出现了抽搐、意识障碍等情况。
事实上,不按比例冲调奶粉的还有一些希望奶液更为浓稠的家长,比如加少勺奶粉——这与稀释奶粉的行为一样,改变了其应有的浓度,就算暂时未如同案例中一般造成严重后果,也很不利于新生儿未
发育完全的消化系统的吸收。
4.新生儿有眼屎不是“上火”。
微博眼科医生@眼科小超人老梁认为,当婴儿眼白未充血,无不适,持续的流泪和黄色眼屎,鼻泪管阻塞的可能性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
按摩,但如果持续到6个月,还未缓解就该探通了。但是仍有一部分幼儿探通不成功,需要插管或者内镜手术。
除此之外,她还列举了一些关于婴幼儿眼科的异常情况,家长可以自行初步对照分辨:
各位家长,养育孩子还是得按照科学方法来,切不可随意听信所谓“偏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