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飞|孩子应该打哪些计划外疫苗?
导读
卫生防疫部门规定,小儿出生后应有计划地依次接种卡介苗、乙肝、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接种百白破、麻疹、乙脑和流脑疫苗。这称为计划免疫,这些疫苗便称为计划内疫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研制成功新的疫苗。由于卫生经费、人手紧张等原因,有些疫苗目前没有列入孩子的免疫计划,称为计划外免疫,相应的疫苗就称为计划外疫苗。常见的接种计划外疫苗有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但从预防疾病的角度出发,接种这些疫苗是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有哪些最常用的计划外疫苗?
1
麻风腮三联疫苗(MMR)
麻风腮三联疫苗为进口疫苗,接种后可用时预防麻诊、风诊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疫苗已经在国内外使用多年,并被家长接受。一般在婴儿满一周岁就可接种第一针,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发烧。
2
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水痘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水痘经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流行。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婴儿满2周岁时,可接种水痘疫苗。
3
HI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感染的特点就是高烧、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是国外最常用的疫苗之一。婴儿满两个月就可以接种Hib疫苗。
以上三种疫苗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预防的几种传染病都能通过呼吸道传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因此,建议给婴儿注射这三种疫苗。
有哪些计划外疫苗?
1、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粪口传播。即病人的排泄物污染水源、蔬菜、水果、食物及食具等经口而传播给健康人。对甲型肝炎的预防除采取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蔬菜须消毒、不吃污染的水产品、不与病人密切接触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建议接种人群是生活环境不好,或者人口密集婴幼儿。
2、肺炎疫苗
肺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中耳炎。肺炎球菌感染,一是来自自身带菌,肺炎球菌常寄生在健康人生的鼻咽部,当抵抗力降低时,肺炎球菌向下呼吸道侵犯引起肺炎;二是被来自带菌的别人或患者所传染,引起肺炎。建议接种人群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2岁以上儿童。
3、流感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的变异,流感疫苗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建议接种人群是1岁以上,身体抵抗力差、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可以酌情接种。
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接种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表现为发烧等轻微症状,个别孩子会高烧。
影响免疫接种的因素
1.考虑到宝宝具体生活环境的需要,如果孩子近期要进幼儿园,可提前一个月接种水痘疫苗。
2.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有些疫苗的保护期比较短,价格相对较贵,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疫苗。
3.考虑孩子的体质。如果孩子抵抗力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家长也可选择合适的疫苗。
4.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感冒和感染其它疾病,更应该接种计划外疫苗,但接种疫苗时需要格外谨慎,接种前需要向医生说明,必须在医院进行接种。
孩子接种后必须注意
1、打过预防针要让孩子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
2、暂时不要洗澡;
3、有时小孩会发生接种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开水,很快就会好转。极个别的孩子可能会发高烧,父母可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请医生给予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