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过短对母乳喂养是否有影响,一直有争议。随着目前对母乳喂养的重视,纯母乳喂养比例的增高,舌系带过短再次成为关注的问题。
婴儿的吸吮
婴儿通过上唇和上牙龈、颊脂肪垫和舌(图1,图片来源:网络)在母亲乳房的乳晕上包绕乳头,形成密封,通过移动下颌和舌形成负压进行吸吮。舌的重要作用是形成密封,以及轻微的运动。舌的前端边缘薄,卷起形成杯状,并缓慢向后向蠕动,同时下颌挤压乳晕使乳汁流出,舌的后部先隆起使乳汁汇集在口腔中,准备吞咽时舌再放松使乳汁流到咽部。
舌系带过短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婴儿舌系带过短(图2,图片来源:PaulHong,2013)会影响舌的运动,从而影响婴儿的吸吮能力。婴儿如果舌系带过短,通常不能将舌前伸超过牙龈,在吸吮时不能很好地包绕乳头形成密封,通常需要使劲用下颌控制乳头,并加强吸吮力度。婴儿因为过度的代偿会在上下唇形成一圈白色的泡(图3:图片来源:门诊婴儿,获得家长同意)。这很常见,但并不是说有这样的小泡就是舌系带过短,母乳喂养时衔接方式不恰当、上唇系带过短、喂养姿势问题、乳头条件等都可能导致类似的现象。最好在常规体检时让医生判断。
除了母乳喂养困难外,舌系带过短还会影响对话、影响刷牙,或会被同龄人取笑等。但大多数儿科医生(90%)并不认为舌系带过短会影响母乳喂养,大多数(69%)哺乳咨询师会认为有影响(MessnerAH,2000)。总体而言,大约25-60%的舌系带过短会影响母乳喂养,如体重增长缓慢、导致乳头破裂或疼痛、泌乳少、乳头充血和婴儿不愿意吃母乳(亲喂)。舌系带过短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舌系带过短的诊断和治疗
舌系带过短的患病率大约4.2-10.7%,也有报道不到1%,取决于诊断的标准(SegalLM,2007)。目前对于舌系带过短有许多不同的诊断标准,包括舌系带限制舌长度的25-100%;舌系带增厚;舌尖向内凹陷呈心形;舌尖运动受到影响。这些判断的标准需要儿科或口腔科医生进行诊断。由于缺少标准的诊断,目前也没有对舌系带过短的统一认识和治疗标准。
如果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和哺乳技术不能缓解喂养困难,则需要口腔外科治疗。大约0.1%的婴儿需要治疗(PMDunn,2006)。最常规的治疗是松解过短的舌系带,这个手术比较简短(需要到口腔科就诊及治疗),出血极少,通常使用表面麻醉和镇静后就能做(图4:一名成年人手术前;图5:手术后;图片来源:TanayVC,2011)。但罕见情况下也可能有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如果损伤动脉可能导致大量出血,或者舌松解后坠影响呼吸甚至导致婴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