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急救 > 热性惊厥家庭急救

热性惊厥家庭急救

2017-02-14 来源:儿科医生鲁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2、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将患儿口鼻堵住或误吸入肺,口内若有糖果等食物尽量取出,不能在惊厥发作时给孩子灌药,否则容易发生呛咳误吸。

  热性惊厥家庭急救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是指宝贝发热时发生的惊厥。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热性惊厥最为常见,一般发生于宝贝体温急剧升高时,体温越高越容易发作,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24小时之内。首次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在儿科急救室,经常会见到气喘嘘嘘怀抱正在惊厥或惊厥已经停止的宝贝冲入的家长。小儿惊厥突然发作,确实让家长手足失措,希望通过阅读下面短文能够让家长对热性惊厥有初步了解,出现情况后能相对镇静的采取一些措施。

  宝宝热性惊厥会有哪些表现?

  宝宝热性惊厥首次发作时体温大多>38.5℃,典型表现为高热时意识丧失、身体僵硬、四肢和面部口角抽搐、口周或面部青紫、吐白沫、双眼凝视上翻、呼吸暂停、尿便失禁,呼之不应。抽搐持续多为几十秒至几分钟,大多自行缓解,持续大于十几分钟相对少见。抽后孩子多会入睡几个小时,醒后大多神智行为如常,医生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出现症状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在家可以做的家庭急救有哪些?

  1、父母应镇静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叫喊,减少不必要的剌激。

  2、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将患儿口鼻堵住或误吸入肺,口内若有糖果等食物尽量取出,不能在惊厥发作时给孩子灌药,否则容易发生呛咳误吸。

  3、目前公认不建议给宝宝在上下牙齿间放入物体或大人手指,因为更多临床证实抽搐很少把舌咬破,即使咬破也会很快好转。

  4、用拇指用力按压鼻和上唇正中间的人中穴(中医方法)。

  5、测量体温,以了解抽搐时温度(有利于医生对病情判断),抽后酌情给退热药(距离上次吃退热药>4小时),未清醒可予退热栓塞肛,清醒后可口服退热药。

  6、抽后头颈部、两侧腋下和大腿根部,温湿敷积极物理降温(宝贝可接受情况下),但切忌胸腹部冷湿敷,切记不建议在家酒精擦浴。

  6、如果孩子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相对较重,必须急送医院。若抽搐很快自行停止,待小儿停止抽搐,呼吸通畅后送往医院。在运送医院的途中,要多观察孩子的面色有无发青、苍白,呼吸是否急促、费力甚至呼吸暂停。还应注意将口鼻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千万不能用厚衣被包裹孩子前往医院。

  哪些宝宝容易出现热性惊厥?

  父母或亲属有热性惊厥病史的

  孩子有过热性惊厥病史的

  6个月~3岁宝宝出现高热

  有癫痫、遗传代谢病、智体力发育落后的宝贝

  什么疾病会发生热性惊厥?

  任何引起发热疾病都有可能发生,体温多>38.5℃。上感、婴幼儿急疹、轮状病毒肠炎等高热初期多见。

  对于出现过热性惊厥的宝贝,父母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护理措施?

  热性惊厥很难预防,但父母应该做到:

  1、细心呵护,避免交叉感染,减少上感及腹泻等发热疾病的患病几率;

  2、患儿出现上感及腹泻等症状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密切监测体温;

  3、若出现低热,体温<38℃,可酌情开始物理降温,少穿衣物,不要包裹及盖厚被子,多喝水,监测体温情况,可口服清热镇惊中药如羚羊角口服液等;

  4、若体温≥38℃,按体重口服美林或泰诺林等退热药,多喝水,少穿衣物,切忌包裹及盖被捂汗,监测体温,若口服退热药20~30分钟仍无下降趋势据宝贝情况积极物理降温(温水洗浴、擦浴-颈部、腋窝、大腿根)。

  热性惊厥有什么危害?

  如果仅是普通热性惊厥发作不频繁、每次发作均于高热初期,每次发热病程中仅发作一次,每次均于体温>38.5℃发生抽搐,抽搐持续时间不长,6岁后不再发作,这样的热性惊厥基本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也就是说不会抽傻,几乎对智力发育没有明显影响。危及的情况在于是否口腔内有食物等,抽搐时口腔食物及呕吐物窒息是可危及生命的,但发生窒息的情况很少见。但部分热性惊厥,特别是非典型发作的(低热即出现抽搐,抽搐时间长,一次病程中反复抽搐,六七岁仍有抽搐),则可能是癫痫或遗传代谢病的早期表现。对于小婴儿首次发热抽搐还应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以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后应及时就诊,按医生要求酌情完善相关检查除外一些疾病后,神经科随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