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宝宝用药误区,您占了几项?

宝宝用药误区,您占了几项?

2017-02-08 来源:浙一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宝宝生病了,如何合理安全地给宝宝用药,是家长必须慎重考虑的大事。研究发现,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每年约有7000例儿童死于用药错误。宝宝用药的误区,您占了几项?

  宝宝用药误区,您占了几项?

  宝宝生病了,如何合理安全地给宝宝用药,是家长必须慎重考虑的大事。研究发现,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每年约有7000例儿童死于用药错误。宝宝用药的误区,您占了几项?

  小包子跳绳分割线

  误区一:果汁或牛奶服药

  橙汁,苹果汁

  为了使宝宝喂药容易一些,改善一下口味,家长们经常用果汁或牛奶给宝宝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给宝宝喝果汁或喝牛奶。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牛奶会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为牛奶容易在药物的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及吸收。所以,不要用果汁或牛奶给宝宝送服药物,最好在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喝奶。

  误区二:加糖喂药

  五彩巧克力棒棒糖

  家长给宝宝喂药加糖的本意也是为了使宝宝喂药容易一些,改善一下口味。但是,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误区三:剥去溶衣服药

  五颜六色的药丸

  宝宝太小,不会吞药,家长剥去溶衣给宝宝服药。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不但减低药效,而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误区四:强行灌药

  不嘛~

  宝宝不肯吃药,父母齐上阵用筷子撑开孩子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宝宝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这种强行灌药很容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及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误区五:静睡时喂药

  宝宝好想睡了

  白天宝宝不肯服药,闹腾。家长就在宝宝静睡时喂药。这个危险更大了,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的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导致窒息。

  误区六:选药效强的药

  我受到了惊吓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的药效强,为使宝宝尽早痊愈而用药效强的药物,这是错误的。比如退热药、治腹泻的药等,成人的不一定适合于儿童,药效大的可能其副作用也更大。

  误区七:用药过量

  不行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用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孩子的肾脏功能不太好,用药过多有时候会造成血浆的药物浓度过高,特别是孩子的血脑屏障不太健全,有些药物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误区八:成人药掰开用

  唉

  做父母的经常有一个误解,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科疾病就是内科病的缩小,用药就是内科药一片掰成一半、掰成1/4给儿童用就可以了。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儿童有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理病理的特点,他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使和成人得的同一个病,他们的发展规律也不相同,选方用药不一样,注意事项不一样,用药规律也不一样。一片成人药,要平均分成两份、四份甚至八份,再给孩子吃。这样的精细活儿,就连儿童医院的药师们都觉得很难,更何况普通的儿童家长。经常听到身边有妈妈抱怨:小片药直径还不到1厘米,怎么能平均分成4份?分偏了怎么办?

  误区九:滥用退烧药

  宝宝好热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误区十:酒精涂抹退热

  热到与太阳肩并肩

  孩子发烧,有些家长用酒精涂抹退烧,但是孩子的皮肤又薄又嫩,用得太多,就会造成酒精吸收过多,造成酒精中毒。

  误区十一:滥用维生素

  泪崩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误区十二:滥用抗生素

  忍受不了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色桃心分割线

  用药误区的主要原因分析:

  家长们为什么会用果汁、牛奶、加糖、剥去溶衣给孩子喂药?原因就是儿童药这么少!!!他们把成人药掰开给宝宝用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在《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中显示:目前我国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只有60多种,仅占总数的1.7%;而且,适合儿童的颗粒剂、糖浆剂、泡腾片等剂型也非常少;95%以上的药品没有儿童用药安全包装,不配备专用量器;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余家,有儿童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30家。我们呼吁:社会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了!

  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该特别慎重,尤其对宝宝用药,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否则会对儿童健康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以下列举的药品不是完全不能应用,而是应用时一定要遵医嘱、看清说明书,慎重使用,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可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