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训练宝宝咀嚼能力,务必注意辅食的粗细搭

训练宝宝咀嚼能力,务必注意辅食的粗细搭

2016-12-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建议从婴儿营养米粉加起,逐渐加入菜泥、肉泥、蛋黄等。建议8个月再添加蛋黄,1岁后再加鲜牛奶及其制品、带壳的海鲜、花生及其他干果。目的是为了减少过敏的发生。

  咀嚼虽然是人的本性之一,但也不是先天固有的,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磨牙的存在和有效咀嚼动作。

  孩子出生后6个月起开始萌出的前面门牙,可以啃食物,但是不可能达到磨碎食物的作用,因此不能参与咀嚼。

  对于磨牙还没有萌出的婴儿,家长应该有意地先训练孩子的咀嚼动作。

  当孩子进食米粉等泥糊状食品时,家长嘴里也应同时咀嚼口香糖之类的食物,并同时进行夸张的咀嚼动作。

  通过这样的表演式的行为诱导,孩子就会逐渐意识到进食非液体食物时应该先进行咀嚼,才能吞咽。

  多次进行咀嚼式表演的诱导,孩子就会学会吞咽前的咀嚼动作。即使孩子学会了咀嚼,在磨牙萌出之前,还是不能给婴儿提供含有小块状的食物。

  因为无效或效果极微的咀嚼动作不能达到食物有效的研磨,这样的食物直接吞进胃肠,会造成食物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全。

  既增加了食物残渣量,也就是粪便量,同时也减少了营养素的吸收,长时间还可造成生长缓慢。

  孩子喜欢进食大人食物可能与大人食物味道丰富有关。加上有些孩子吞咽功能又强,就会出现囫囵吞枣式的进食方式。

  这样非常不利于食物内营养素的吸收,会造成排便量增多,生长反而减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磨牙萌出,加上有效的咀嚼动作就可开始真正咀嚼块状食物了。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

  此时,家长给孩子喂食时,仍然要进行表演式的咀嚼动作,使孩子巩固进食时先咀嚼再吞咽的习惯。

  如果孩子在磨牙萌出之前没有学会咀嚼,就有可能出现即使有了磨牙也不咀嚼而直接吞咽的现象。有些孩子吞咽能力较强,即使没有充分咀嚼食物同样可以直接吞咽。

  家长往往不会发现太多的问题。可是有些孩子不接受直接吞咽小块状食物,就会在进食时将小块食物吐出来。

  遇到类似情况,家长更应该采用表演式的咀嚼动作渲染进食过程。千万不要责备婴儿,以免造成婴儿心理逆反,更加不接受小块状食物。

  另外,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磨牙萌出作为前提,而不是以磨牙萌出的“规律”作为依据。因为婴幼儿磨牙萌出的时间差异较大。

  咀嚼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等待磨牙的萌出,又要及早训练咀嚼能力。

  如果两者不能得到很好匹配,就会出现囫囵吞枣进食现象;或者不接受进食块状食品现象,其结果都可造成营养素吸收不足,长时间可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辅食要粗细搭配循序添加

  辅食添加训练进行几个月以后,家长基本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食谱了,但总会感觉这份食物略显清淡单薄。

  想给孩子把这份菜单丰富起来,又担心会出现过敏或不耐受等不适情况。那么,什么是合适孩子吃的食物呢?

  在孩子逐渐适应了各种食物以后,就要注意食物的粗细搭配了。这里的粗细搭配不单指粗粮与细粮的合理搭配,还包括对食物加工形态的选择。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单一到混合。

  建议从婴儿营养米粉加起,逐渐加入菜泥、肉泥、蛋黄等。建议8个月再添加蛋黄,1岁后再加鲜牛奶及其制品、带壳的海鲜、花生及其他干果。目的是为了减少过敏的发生。

  1岁之内不建议在食物中加入食盐和食糖。每种新食物的添加都要观察满三天,了解婴儿对食物的接受度,包括是否有过敏发生。

  食物性状与接受度密切相关。对于没有过敏的婴幼儿来说,没有不能接受的食物,只有不能接受的性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