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冰箱拿冰棍、冷饮吃,但是,由于小儿的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因此很容易遭受寒凉之邪,积结肠胃,从而影响到肠胃的蠕动,时间长了就会便秘。
记得以前跟一位儿科名老中医抄方子,早上9点的样子,来了一个孩子,家长反映说有便秘。老师给孩子做了检查后,说这是“寒秘”,跟过食寒凉有关。
家长一听,很不理解,一副迷茫的样子。我一听,也觉得很新奇。
为啥呢?一说到便秘,很多人会想到这跟上火、体内有热有关。简单理解,体内有火,大便干,才会便秘嘛!
要不说当家长的都好奇呢,恨不得把自己孩子的病弄得清清楚楚的。家长问的果然也是我心里想的。
老实说,看病要与时俱进才行。老中医上以上有种说法叫“冷积”,过去虽然不多见,但是近几年来却越来越多。原因很简单,随着冰箱的普及,很多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冷饮。尤其是夏天,很多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冰箱拿冰棒、冷饮吃。但是,由于小儿的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因此很容易遭受寒凉之邪,积结肠胃,从而影响到肠胃的蠕动,时间长了就会便秘。
这类孩子除了表现为大便干,如算珠状、羊屎状便外,还多表现为怕冷、手脚发凉、胃部、肚子发凉等。这时候单纯用泻下的药物大多效果不好甚至无效。有些医生给孩子开出大黄、芒硝等写下的药物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原因很简单,大黄这一类的药虽然清热、泻下作用好,但是多为苦寒之物,而小儿冷积便秘后,胃肠道里的阳气本身就比较弱,在用泻下的药物,只能加重病情。
老实说,对付冷积便秘,可用附子大黄汤加减治疗。此方法不仅可以除去便秘,还可以祛除胃肠道里的寒凉之邪,强健脾胃。
想想那时候,跟那些有名的中医看病,真是一种享受,老大夫说话简单明了,思路清晰流畅,两三分钟,引经据典,家长听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