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排便间隔久不等于便秘
摘要:当宝贝遇上便秘,臭臭拉不出,疼得哇哇哭,妈咪马上根据上火经验之谈祭出老三招,但最终真的可以让宝宝“便”轻松吗?然而由于理解不足,不少新手妈妈在宝宝遇到便秘问题时,往往倾向以成人自身经验作出判断,会简单地将宝宝便秘等同于上火了,想要通过更换其他品牌奶粉、调整辅食或者吃些小药来解决。但结果往往却是,没搞清楚宝宝便秘问题根源就用老三样应对,以致宝宝便秘症状没得到针对性治理依旧反复发作。
“你知道吗?之所以麻麻们不能让宝贝“便”轻松,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到宝贝便秘的成因,宝宝便秘主要受到以下一些因素影响:
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食物配比不均衡
大便性质与食物成分关系密切。6-12个月宝宝已经可添加各种辅食了,有的宝宝进食量过少,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影响肠道蠕动,所以不会有便意。还有些宝宝不爱吃菜、水果,纤维素含量少,肠道缺乏刺激,加上排便习惯不佳,便秘也就易找上门来啦。
配方奶粉选择和冲调问题
由于普通配方奶粉中的牛奶蛋白分子是一整长串的,肠胃特别稚嫩的宝宝不易消化和吸收它,从而导致肠胃不耐受,可能会出现便秘等消化不适症状。
对此,建议妈妈们在冲调奶粉时需注意,要按包装说明冲调,不可冲调过浓或过稀;可以给宝贝尝试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率为60:40的易消化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肠道功能失常
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
误区
“排便间隔久不等于便秘”
有些过于担心的妈妈一发现宝宝有一天拉臭臭次数少了,就以为是便秘了,崔玉涛大夫为大家讲解小儿肠道健康知识,让爸爸妈妈们别在犯这些误区
宝宝排便间隔时间长不等于便秘
现在来儿科的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一天没大便就是便秘了。在宝宝排便问题上,爸爸妈妈可能觉得一定要按照某个频率才是正常的,例如一天一次或者是两天一次。一旦这个频率被打乱,父母就会很担忧。
事实上规律不等于频繁,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只要宝宝不感到排便困难,并且
精神状态良好,家长就不需要过于担心。
怎样才算便秘
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为标准的,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有些宝宝对液体食物,特别是母乳,消化吸收能力很强,消化后食物残渣少,会使得排便间隔时间长,但是如果宝宝拉臭臭不干燥也不费劲,那就是正常的现象。
便秘是因为大便中水分过少,可能是固水的纤维素少,也可能是乙状结肠冗长或肛门狭窄,使得便便在肠道中存留时间过长,水分回吸收过多
妈妈们要注意啦!
人乳喂养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番茄汁、煮
山楂或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帮助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宝宝辅食中注意添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具有恢复肠道肌肉张力的功效,有助于宝宝通便
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1~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顺。
如果每天摄入益生菌,不仅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改善便秘引起的肠胃失衡问题。能促进婴儿必需营养素代谢以及生长
发育所必要的维他命B1,B2,B6,能够帮助孩子良好的成长发育。
通过轻轻按摩的方法,以外力辅助的方法促进宝宝的肠道蠕动,并且通过每日排便习惯的养成,有意识的让宝宝主动排便,减少排泄物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防止便秘加重。
预防做好这些,宝宝正常的便便就会找上门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