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当前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当前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2016-09-10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在体内过程与成人不同。由于用药特殊化、复杂化,从而要求在药物品种、剂量、规格、用法等方面应更细致考虑。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在体内过程与成人不同。由于用药特殊化、复杂化,从而要求在药物品种、剂量、规格、用法等方面应更细致考虑。当前国内一些药物的剂型规格不完整,甚至不适合儿科临床使用,因而给患儿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许多人错误地把小儿用药看成是成人用药的缩减,造成小儿用药成人化,以致出现不少问题。

  1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目前,抗菌药的滥用现象较为突出,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不究其因,先用抗生素,有的甚至用价格昂贵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据统计,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时,使用抗生素者高达99%,对急诊患儿,有的首先给予庆大霉素,名曰“保险,勿需皮试”,殊不知导致了肾毒性和耳毒性的严重后果。另外对于儿科的感染性腹泻,有的不恰当地给予抗生素治疗,事实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亦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成为20世纪年代后的主导抗生素之一,但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软骨组织损伤。然而,临床的实际情况是12岁以下的小儿及孕妇中使用较为普遍,且用量偏大。

  2解热镇痛药滥用

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9/20160910173950922.jpg" />

  当前含吡唑酮类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等)仍有销售,其解热镇痛效果肯定,但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儿童使用时很易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应在用药前后检查血常规;又如新生儿使用含阿司匹林的制剂,由于新生儿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迟缓,药物吸收慢,易在胃内形成黏膜腐烂。据英美以及其他国家有关资料表明,给发热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与雷耶(Rege’s)综合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Rege’s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并与肝脏的脂肪变化有关,可出现于感冒、水痘等病毒感染之后,病死率高达50%;再如,感冒通用于儿童可造成血尿,因为其成分之一双氯芬酸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故对于生长发育阶段而肾功能发育不全的儿童应禁用。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剂量不宜加大,3岁以下儿童慎用。

  3把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当作绝对安全的营养药

  不少独生子女家长及部分医师将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视为“营养药”,长期或大剂量服用,例如微量元素锌,浓度达15mg/L则有损害巨噬细胞和杀灭真菌的能力,可增加脓疮病的发生率。因此在补锌时,应注意可能伴随的并发症。服用维生素应根据身体需要,若滥用和过量长期使用则会产生毒副反应。如有的家长将鱼肝油作为“补剂”长期给儿童使用,或者在防治佝偻病时使用维生素D剂过多,致使体内维生素AD浓度过高,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

  4长期大量输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有营养、解毒、强心、利尿作用。

  不少医院把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新生儿常用的基本液,但输入过快可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症。新生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回吸收量仅为成人的1/5,对糖耐受力低,胰岛细胞功能不全,胰岛素的活性低,因而过快或持久地静脉滴注可造成医源性高血糖症,甚至颅内血管扩张而致颅内出血。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