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关于7~24月婴幼儿喂养,作为家长你应知道的事

关于7~24月婴幼儿喂养,作为家长你应知道的事

2016-09-08 来源:小儿用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

  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推荐:

  1.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

  2.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

  3.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2.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

  辅食添加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2~3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推荐:

  (1)随母乳量减少,逐渐增加辅食量。

  (2)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

  (3)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

  (4)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5)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

  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父母及喂养者应根据其营养需求的变化,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顺应婴幼儿的需要进行喂养,帮助婴幼儿逐步达到与家人一致的规律进餐模式,并学会自主进食,遵守必要的进餐礼仪。

  推荐:

  (1)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决不强迫喂养。

  (2)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3)进餐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4)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

  (5)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淡口味食物也可减少婴幼儿盐和糖的摄入量,降低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推荐:

  (1)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

  (2)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额外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

  (3)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5.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选择新鲜、优质、无污染的食物和清洁水制作辅食。制作辅食前须先洗手。制作辅食的餐具、场所应保持清洁。辅食应煮熟、煮透。制作的辅食应及时食用或妥善保存。进餐前洗手,保持餐具和进餐环境清洁、安全。

  推荐:

  (1)选择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

  (2)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

  (3)不吃剩饭,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

  (4)饭前洗手,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

  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适度、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式。每3个月一次定期监测并评估7~24月龄婴幼儿的体格生长指标有助于判断其营养状况,并可根据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营养和喂养。

  推荐

  (1)体重、身长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2)每3个月一次,定期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

  (3)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