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急救 > 儿童夏季的七个安全攻略

儿童夏季的七个安全攻略

2016-07-0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夏季的到来,小朋友们的户外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看似很好玩、安全的地方其实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不管是在小区、游乐场还是幼儿园都要时刻注意小朋友的安全问题。

  随着夏季的到来,小朋友们的户外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看似很好玩、安全的地方其实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不管是在小区、游乐场还是幼儿园都要时刻注意小朋友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统计数字表明,因意外伤害被送入医院急救的,将近70%是0-14岁的孩子,3岁以下孩子最多,而在夏天的发生率最高。还有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而且52%的意外伤害还发生在家里,但一项对1000名有0-6岁孩子的家长调查发现,33%的家长对哪些是意外伤害还不清楚;34%的常见伤害是家长知道却在繁忙或慌乱中情况下发生的。孩子的安全,在妈妈的手中,在妈妈的视野里,更在妈妈的巧安排里。

  一、谨防爬高上低摔伤

  住在四楼的3岁的贝贝,妈妈趁他睡觉下楼买盐。不巧贝贝睡醒,找不到妈妈,打开窗户,光着脚站在窗台上,一手抓护栏,一手伸在空中哭喊着“妈妈,找妈妈”,还不时试图往护栏外面钻,哭闹中不时摔倒在窗台上。邻居看到,从旁边窗户安慰他,有人赶紧去帮他找妈妈,等妈妈回来把孩子抱下来,他已经尝试了每个护栏之间的空隙,把将近半个身子探在外面!调查显示,跌落,在儿童意外伤害中比例最高占所有伤害的34.7%,其中坠楼危险性最大。夏天穿着少,宝宝们灵活地攀爬、跳跃,活动范围广,有时大人想象不到的空间也成了他们的乐园,因此,摔伤也就成夏季的安全大防。

  保护措施:

  1.窗户边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窗户保持关闭或只开一定的宽度;窗户下半最好是封闭的,确保宝宝不会爬出去;楼层高的住户最好安装护栏,而且间距不能太大;不能使用尖锐末端的铁艺半护栏。当地上有水时,马上擦干,或等晾干再离开,以免孩子奔跑时滑到。

  2.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床上、桌上蹦跳,爬行。尤其不能在没有看护的情况下边玩边喝水、玩尖锐物品(如:笔、飞镖等),否则在摔下同时会加重损伤。

  3.除了刚会爬行和走路的宝宝,大一点的孩子因为活动范围大,也容易发生意外伤害,选择各项活动时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例如轮滑时要戴上头盔、护腕、护膝等,教孩子不在玩耍时尝试危险动作。

  二、远离热水防烫伤

  刚满2岁的娜娜是个小探险家,什么都好奇。妈妈带她出来玩,蹦跳着走出院门。门卫用手绢垫着把热茶放到门口的小桌上。娜娜看到垂在桌角彩色的手绢,还没等妈妈明白她想干什么,她已经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手绢拉下来。一杯热茶,全部洒在她身上。

  保护措施:

  不要在孩子的活动范围(注意地上、桌上等能触摸到的地方)放置热水瓶,热水壶,热水杯。暂时放置也不行,不能有侥幸心理。

  烫伤急救:

  首先要立即冷却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0-30分钟,或用冷水浸泡,直到没有痛感为止,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切忌凭借经验为孩子搓揉烫伤部位,以免造成表皮脱落进一步损害。土法止疼,如搽盐、肥皂、酱油、牙膏等不仅给治疗带来不便,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

  需注意的是,烫伤严重时,不要给宝宝喝水,以免引起肺水肿或组织水肿等并发症,可饮用一些含盐的饮料或盐开水等。

  三、多重保护防晒

  小胳膊小腿如藕节般的宝宝皮肤薄而娇嫩,皮肤产生黑色素的能力较低,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医学研究显示,如果成人与儿童在户外晒同样长时间的太阳,儿童晒伤的概率较成人高。在儿童时期经常过度暴晒,成年后罹患皮肤癌的概率也比较高。

  保护措施:

  夏天的太阳毒辣辣,小宝宝要进行“日光浴”时

  1.选择好时间

  最好选择在阳光不强烈的时段,如上午8-10点,下午4-5点,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不要直接在太阳底下暴晒,可在树荫下、走廊上接受散射或反射日光的作用。戴上宽边的遮阳帽,避免太阳直射孩子的头部和眼睛。

  2.防晒装备

  海边游泳,一顶宽边的太阳帽、透气吸汗俱佳的轻薄的长袖衫和长裤,是防晒的基本装备。澳大利亚要求孩子游泳时都要穿连体泳衣,就是为了防晒伤。为孩子选防晒霜,一要选儿童专用的防晒霜,其专为孩子设计的防晒成分比较单纯,功能也比较单一;二要注意是否为物理防晒,物理防晒的成分是氧化锌、二氧化钛等,不含化学遮光剂,如苯酮类、肉桂酸类等;三要了解防晒霜的用法,应在外出前15-30分钟涂用。防晒霜遇水易失效,所以游泳或出汗多时要反复涂抹。

  3.教会孩子“影子规则”

  即当影子长度短于身高时,必须回到室内或躲在阴凉的地方。

  四、小心谨慎防溺水

  在中国,溺水死亡占意外死亡原因的57%,2-14岁溺水死亡的案例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溺水高发期一般是从5月到9月。游泳安全,妈妈一定要给予相当的重视。

  保护措施:

  1.如果孩子吃得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下水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2.不要在非正式的游泳区下水,特别是护城河、小河沟、水库及野外;游泳前,应先在孩子四肢撩些水,慢慢入水,以适应水温;

  3.在游泳池中,家长要注意游泳池的出水入水口位置,在附近保护孩子。孩子在入水口附近游泳,进水时容易呛水;出水口容易形成漩涡,造成腿脚损伤甚至被吸住不能自拔。

  4.小孩子一般不要跳水,可以在水中玩抛水球的游戏,但不能起哄瞎闹、搞恶作剧,不能下压同伴、深拉同伴或潜水“偷袭”同伴。对刚学会游泳的同伴更不能这样做。

  5.当孩子在船上、在海边或参加水上运动时,坚持让孩子穿上高质量的浮身物;在水中不要吃东西,因为可能被呛噎。

  五、瞻前顾后防中暑

  夏天外出旅游,户外活动机会多,高温持续,容易发生中暑的危险。尤其如果孩子习惯了空调环境,会大大降低了对热的耐受能力。

  保护措施:

  1.瞻前

  妈妈应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在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11点-14点之间,尽量少带孩子外出。如果外出,要让孩子喝足够的水。

  2.顾后

  小孩还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妈妈要注意观察。高温酷暑时,如果孩子显得精神差,脸色苍白,烦躁,口渴,要多加警惕。

  紧急措施:

  如果已经发生中暑,应立即将其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或者空调房间,让孩子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冷毛巾敷头部,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如果情况还得不到缓解,孩子面色苍白、呼吸加快、抽筋或体温过高而不出汗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

  六、与宠物亲密接触要谨慎

  随着气温升高,不仅人容易急躁,连猫狗也都急躁起来。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了宠物眼中的“敌人”。前不久,慈溪两岁的小明哲穿着开裆裤在路边玩耍,睾丸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虽然暂时对孩子没影响,但是在孩子心里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保护措施:

  养宠物家庭应特别注意宠物在发情期、产崽期远离儿童。孩子和宠物一起玩耍时,家长一定要陪伴在旁;宝宝做出危险的动作时,一定要制止;如果宝宝无意中弄疼了宠物,宠物会下意识地作出攻击行为,此时,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如果孩子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应马上将伤口残留的血液挤出并用消毒剂清洁伤口,简单包扎后,马上带孩子就医,并在医生的医嘱下给孩子注射相应疫苗

  孩子喜欢小动物,父母也认为独生孩子非常孤独,猫、狗等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爱护、关心小动物的爱心。但如不注意,宠物有时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猫:养猫的一个危险是被猫抓后可能患猫抓病,这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被猫抓处首先出现丘疹、脓疱,同时有低热、全身不适和流行性感冒样的症状。约2周后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肺炎、脑膜炎、眼结合膜炎等。有时被猫舔后也会出现上述表现。另一个危险是感染弓形虫病,出现发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肝、脾及全身淋巴结也肿大。如果猫患有狂犬病(在潜伏期),则被猫咬后可得狂犬病。

  狗:如果狗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则咬人后可能使人患狂犬病。狗还可以传染一些寄生虫病,如犬绦虫病、结膜炎吸吮线虫病。

  鸽子:鸽子的呼吸道中存在一种曲菌,当人体吸入曲菌后会发生呼吸道感染。

  鹦鹉:鹦鹉的羽毛和粪便中有使人致病的病毒,孩子吸入后会出现高热、头痛、寒战及肌肉酸痛等。

  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抵御性侵犯

  近期关于幼儿被性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张某某是南昌市青山湖区一幼儿园的教师,身为教师的他原本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行为和魅力来引导学生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但他却并未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反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张某某在工作时,利用照顾幼儿园小孩睡午觉的机会,两次对班级内一女童小文(化名)进行猥亵。小文的母亲在得知情况后,便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将张某某抓获归案。

  保护措施:

  正值夏季,孩子衣物穿的比较单薄、少,这或许就给心怀不轨的人造成了方便及对孩子的危害。所以,作为女孩的父母,有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你要

  1.不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异性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要绝对了解。

  2.无论多忙,都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包括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忽然害怕和父母亲热等等;妈妈在洗澡时要不露声色地检查孩子的下身、内衣裤。

  3.经常了解周围出现的人,包括亲戚、孩子的老师和伙伴。

  同时,告诉幼小的女儿

  1.凡衣服覆盖的部位,任何人不得触摸。

  2.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表示反抗,即使他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不许要保守秘密,尽快告诉妈妈和其他可信赖的成年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