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后,不少人都喜欢下水游泳,不仅能降温,还能锻炼身体。但游泳是有危险的,如何预防溺水?溺水后又如何自救和他救?下面由专家给你答疑解惑。
1、游泳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下水前最好先做一下热身运动,比如做做体操、压压腿、伸伸腰、活动一下手腕、膝盖和脚踝等关节,原地再跳一跳。许多发生溺水的游泳者都是因为在水中腿脚抽筋造成的。此外,下水之前,游泳者最好用水淋一下身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身体适应水温的刺激,防止下水后发生抽筋现象。专家提示,饥不洗饱不浴,空腹游泳是不可取的。
2、游泳者发生溺水后,自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在水中出现抽筋或被水草等缠住时,一定不要紧张,首先应立即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手把脚向反方向扳,或者将身体漂在水面,采取仰泳的方式移向岸边。如果落水者不会游泳,可以做小鸟飞行的动作,展开双手,使劲压水,压水的同时双腿往上蹬,头自然就会露出水面,这样就可以呼吸了,坚持半小时是没有问题的。
3、当救护者将落水者捞至岸边后,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行救治,比如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腔内的水及泥和污物,然后将手指裹上纱布,把落水者的舌头拉出来,并解开衣扣、领口,让落水者保持呼吸畅通,随后立即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
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