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第二型糖原累积病的治疗

第二型糖原累积病的治疗

2015-05-3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婴儿型多在3~6个月内出现症状,有的在出生时即有表现。临床表现为骨骼肌张力低,心脏明显扩大,舌体增大及不同程度的肝肿大。

  此型亦称pompe"s病,于1963年由hers发现,其病因为溶酶体中α1,4-葡萄糖苷酶(αl,4glucosidase)即酸性麦芽糖酶缺乏,以致糖原及麦芽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利用,全身组织均有糖原沉着,包括脑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等。本病不伴有低血糖,酮症,高脂血症或其他中间代谢异常。

  本病可分为婴儿型,青少年型及成年型。婴儿型多在3~6个月内出现症状,有的在出生时即有表现。临床表现为骨骼肌张力低,心脏明显扩大,舌体增大及不同程度的肝肿大,脸容可似克汀病婴儿,常有呛咳,呼吸困难,ekg可表现为qrs波增宽,pr间期缩短,多数患儿在2~3岁时因心脏病变及呼吸肌衰竭而死亡。青少年型表现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人有步态异常,但无心脏表现。成年发病者仅表现为骨骼肌无力,症状有时非常轻微可无症状。

  治疗

  至今防治尚缺乏有效措施。有人采用黑色曲菌(aspergillusniger)的a-糖甙酶由腹腔注入大白鼠后,发现肝,心及肌肉糖原减少,也有试用于患者的,仅能使肝糖原暂时下降,但临床上尚属研究阶段。

  (实习编辑:姚嘉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