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九成药品无“童装”吃药像做算术题
笔者一位同事的孩子生病了,医生开出的药,竟要她把一片药分成8份,每顿让孩子吃一份。她以前还会问医生:“有没有小剂量的?”医生每次都是摇摇头。现在她不问医生,回去自己分。一片药分成2份、3份、4份,可以用小刀切开。要是分8份,她就干脆把药片碾成粉末,再用牙签一点一点地分成8份。最多的一次,她还分成过16份。
“按照这种药物的说明,我女儿吃的药量比成年人还多!”刚为发烧的女儿买完药的张先生不知是算晕了,还是药品的说明书标错了。阿莫西林说明书上写着:成人一次0.5克,小儿每公斤用药量为20~40毫克,一天用药3次。照此计算,30公斤的儿童,每天最少要服用1.8克药,超过了成年人每日1.5克的用量。最高药量达到3.6克,超过成人的2倍多。张先生很生气:“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你说这药该怎么给孩子吃?”
据儿科专家介绍,儿科医生指导用药时很困难。目前我国3500多个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剂型仅60种(含中成药),药品中98%没有儿童剂型。“不仅没有相应的剂型,甚至连剂量也没标清楚,儿童药品缺乏是个大问题。”提及儿童药品市场现状,一位业内人士慨叹不已。“小儿酌减”、“请遵医嘱”、“儿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些药品说明却让家长犯起了糊涂。张先生说:“按体重服药还算好的呢,最怕就是‘儿童酌减’。减多少?怎么减?说明里没下文,我们大人全晕了。”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高于成人
儿科医院药剂科专家说,长期以来,大多数药物的剂量是以成人指标折算来指导儿科临床用药。不能把儿童当作成人的缩小版。大部分成年人的药品,儿童是不能服用的。药物在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在小儿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应。儿童药物的药效和药动力学规律与成人不同,其潜在风险不容回避。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戴耀华教授认为,儿童使用成人药品,不但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还带来了健康方面的风险。在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2.9%,新生儿24%,而成人是6.9%。我国聋哑儿童中,抗生素引起的药物中毒性耳聋已逾百万,每年新增3万人。儿科专家强调,小儿长期使用成人药品,是造成儿童用药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有些儿童用药以大包装形式出厂,导致任意拆分药物。其实,缓释剂、控释剂和肠溶剂是不可分割使用的,其后果将直接影响药效。
药品剂型少≠药不够用
儿科专家说,“儿童药品的剂型不多,这是客观现象,因为其生产成本比成人药品大,利润不高。但临床上,儿童用药并不存在不够的现象。”儿童药品规格和剂型不够,不少是通过分包来解决的。专家透露,目前国内已有厂家开始行动。其实,儿童的病种并没成人复杂,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基本都有儿童剂型的药,而目前在市面上,常用感冒、退烧、止咳药也都有专门的儿童剂型。
至于儿童抢救药物、特殊治疗药物,目前确实较少儿童剂型。据儿科专家介绍,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使用成人规格的药物,但医生会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大可不必担心。
-解疑
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
儿童临床试验难以开展
都说孩子的钱最容易挣,儿童用药却是个例外,一直遭到生产厂家冷落。因为儿童用药开发周期较长,生产小批量、多批次,工艺也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利润太低,因此大多数药企不愿生产。
药物减小剂量,不像卖食品换个小包装那么简单。笔者了解到,根据新药审评的有关规定,药品每变一个剂量都要重新申报。同样一种药要生产小剂量装,需要报国家药监局审批,提供研发数据来证明确实适用于儿童。繁琐的审批程序,让不少药企望而却步。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专家组成员、药学专家孙忠实表示,儿童药物研发成本高,儿童药一般都会做成糖浆剂、溶液或滴丸等适合儿童的剂型。这就向药物的稳定性提出了考验,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有数据显示,研发一个儿童药所用的资金是成人药的2倍。
“事实上,中国早在30年前就注意到儿童药的问题了,直到现在,它依然是个灰色地带。”孙忠实无奈地说,我国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口的20%左右,这难道还能算市场小吗?最主要的原因是伦理。儿科专家也认为。长期以来政策规定,新药不首先在儿童身上做临床试验;加之知情同意难、试验者招募难、取血难等,因此儿童试验难以开展。国内很多药都没有儿童用药试验资料,儿科医生在用药时要靠经验积累。
-提醒
家长给孩子用药易陷三大误区
儿科专家说,“家长最不该的是自以为是当医生,自我判断孩子病情,自行到药店买药。”总有一些家长会错误判断孩子病情,想当然地给孩子自行用药。这么做的家长易陷入以下几个误区:
“对号入座”诊断病情。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病情很轻,如果是半夜发病,到医院看病太麻烦,干脆就自行决断,在家附近药店选药给孩子吃。专家表示,年纪越小的孩子越要到医院看病,同一种病,在成人身上的症状和在婴幼儿身上可能完全不同,如成人肺炎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和气促,但婴幼儿不一定发烧和气促,而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其他全身症状,家长如果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很容易耽误病情。
“按图索骥”吃药。有些家长以为上次孩子生病医生开了这个药,这次孩子又犯了这个病,于是按照上次医生开的药到药店“按图索骥”。儿科专家提醒,就算孩子的症状和上次发病时差不多,也不代表就一定是上次那种病引起的。即便是同一种病,孩子在不同时候发病的症状和病情也不同,不能按同一药方治疗,应该到医院做诊断后开药。
(实习编辑:姚嘉曦)
收纳。
健客价: ¥125家庭保健药箱专为家庭使用和医生出诊设计,具备实用、美观、整洁、方便的特点。
健客价: ¥73活血止痛膏(余良卿号):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用于筋骨疼痛,肌肉麻痹,痰核流注,关节酸痛。 永龙正红花油:消炎消肿、止血止痛、心腹诸痛、四肢麻木、风湿骨痛、腰酸背痛、扭伤瘀肿、跌打刀伤、烫火烧伤,蚊虫蜂咬、恶毒阴疽。
健客价: ¥29.9云南白药创可贴: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用于小面积开放性外科创伤。 健客家庭药箱:可存放一些常用药品及简单急救包扎用品。 感冒灵颗粒: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麝香壮骨膏:镇痛,消炎。用于风湿痛,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扭伤,挫伤。
健客价: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