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告诉家长的是,患儿在发病时先在舌面或口腔颊部粘膜出现白色点状物,以后渐增多并蔓延至牙床、上腭,并相互融合成白色大片状膜,形似奶块状,若用棉签蘸水轻轻擦拭则不易奶块容易擦去,如强行剥除白膜后,局部出现潮红、粗糙,甚至出血,但很快又复生。患鹅口疮的小儿除口中可见白膜外,患儿在其它方面没有表现症状。
与此同时家长还要知道它的发病原因,引起鹅口疮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于小孩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造成,也可通过污染上霉菌的食具、奶头、手等侵入口腔造成,故平时应注意喂养的清洁卫生,食具及奶头在喂奶前要清洗干净。保持食具洁净可以有效预防鹅口疮。
可是再预防也是有可能发生其病的,一旦出现鹅口疮,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一2次。逐渐将患儿口腔内的粘膜霉菌清除。
除了上述的办法,家长还可以选择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
(实习编辑:姚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