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幼儿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2015-01-1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5岁的孩子念起了“EMBA”、3岁的娃娃要掌握多门语言、18个月的幼儿开始接受瑜伽训练……时下,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初中高中化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学生对过早到来的繁重的学习任务叫苦不迭……

  8年前,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学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访了北京数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后发出感叹:“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累的,那些标榜与国际接轨接得最紧密的现代寄宿幼儿园,却是最厉害的灌输教育。”时过多年,这些话仍振聋发聩。与之相比,欧洲幼儿园更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因为欧美国家始终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要求他们无所不知”。

  试图一味通过填鸭、拔苗助长式的知识灌输去提高孩子的成绩,很可能得不偿失。让尚未成年的孩子过早承受过大的压力,更可能会出现厌学和严重的心理问题。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存在误区,每个孩子个体都是独特的,不仅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各异,其思维类型、学习兴趣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即使付出同样的主观努力,给予同等的发展条件,其结果也难免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的“起跑线”原本就是各不相同的,何谈输和赢?

  事实也证明,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在了起点,而是输在了过程、输在了终点。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最终谁赢谁输,显然不是起跑线的问题。

  有一个针对大学神童班的调查显示,那里的孩子曾经学得多、全、杂,知识掌握得也非常全面。但是与当年的光芒相比,如今他们中的一半人都非常平庸,这个例子足以引起盲目望子成龙的家长反思: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该回归到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这个层面,不是随意拔高。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的时间表,不应该人为地提前或推后,有时一个错误的教育理论将会导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营养不良”。

(实习编辑:王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