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小宝宝脐疝的原因与危害

小宝宝脐疝的原因与危害

2014-11-02 来源:健康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儿出现肚脐鼓包的现象,可能是患上了脐疝,严重的话会引起肠坏死,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进行治疗。

  有的家长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肚脐鼓起一个包,躺在床上用手轻轻按一按,包就缩进肚脐里了。家长看孩子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没往心里去。可过了几天,那个包又鼓出肚脐了,而且似乎还大了一点,这时候再用手按,没准孩子会痛得大叫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甲疝外科主任彭林教授表示,肚脐鼓包是脐疝的表现。脐疝一般会越鼓越大,从能复原变成难复原,当鼓出的肠子大得超过缺损口大小,就容易发生嵌顿,肠子卡住回不去了,严重的将导致肠梗阻和肠坏死。因此,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就诊。

  小儿脐疝来源有三

  小儿脐疝的发生率并不高,1000个孩子中大概有1-3个孩子会发病,但患儿的年龄跨度很大。彭林教授说,脐疝的产生有三个原因:1、小儿先天肚脐发育不良,肚脐周围的肌肉或筋膜缺损,是导致脐疝的一个常见原因。2、孩子出生后肚脐有一个慢慢愈合的过程,如果护理不当导致感染,也会诱发脐疝。3、有一些孩子肚脐开始是好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肚脐相对薄弱,小孩又经常哭闹,或有便秘的问题,使腹压增加,就可能诱发脐疝。

  脐疝可能引起肠坏死

  脐疝刚开始是在肚脐那鼓起一个包,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用手轻轻按它,一般可使其复位,这叫可复性疝。但随着脐疝越鼓越大,家长再用手按却难以复原了,必须由医生借助专业手法才可复位,则称为难复性疝。

  难复性疝往后发展,随时可能卡住回不去了,成为嵌顿疝。这时,孩子除了肚脐鼓起,还可能有肚子痛、肚脐鼓起处咕咕作响等症状,必须尽快处理,要不然,嵌顿疝轻则导致肠梗阻,重则因为肠缺血引起肠坏死,后果将非常严重。

  手术4-5岁后做比较好

  虽然脐疝看上去很可怕,但并不是一发现就得马上做手术。彭林表示,除非孩子一生下来脐疝就难复位或有发生嵌顿的危险,否则,等孩子长到四五岁,肚脐相对发育好了,再做手术更好。

  那在手术之前,怎么处理才能防止脐疝不停往外鼓呢?彭林说,唯一有效的办法是用腹带包扎。具体方法是:先将脐疝复位,然后在肚脐处垫上一块大过脐疝的棉垫。棉垫不能太软,最好包个硬币在里面,使其有一定的硬度,但也不要太厚,免得不透气。再用稍宽的带子绑在腰上,将棉垫固定住。带子不用绑太紧,不能勒得孩子难受。在正式接受手术治疗之前,腹带包扎都是必要的。

  两类情况必须尽早手术

  难复性疝和有嵌顿可能的脐疝必须尽早手术。对此,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难复不代表不能复位,不手术行不行呢?彭林表示,理论上说,只要能将脐疝复位再绑好,让其不再鼓出,手术是可以暂缓的。但是,医生不可能保证每次手法复位都成功,而在孩子有腹痛表现后的6个小时内,如果还没有将脐疝复位,很可能就会发生肠梗阻或肠坏死。与其让孩子担这个风险,还不如趁早做手术一劳永逸。

  针对不同的情况,手术会采取不同的方法:简单的小的缺损将两边缝起来就行,复杂的较大的缺损要用生物材料补片修补。不过,首先都要检查患者肠子有没有坏死,没有坏死的直接放回原处,有坏死的要切掉重新接回。彭林说,脐疝术后肠道恢复正常工作可能需要2-3天,孩子才能排气排便,家长要有耐心,密切观察。在排气排便之前,孩子不能吃任何东西,只能输液维持营养。此外,要想伤口完全长好,术后2-3个月内孩子应切忌剧烈运动、咳嗽、哭闹等。
 

(实习编辑:谭超堂)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