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中耳炎怎么办如何护理小宝宝的耳朵
如果洗澡、游泳时宝宝耳廓部进水,可使用松软的棉球置于外耳道数分钟,将耳廓、外耳道的水吸到棉球上,尽量避免使用棉签伸进耳朵里清理宝宝耳朵,以免将水引入外耳道深部。
中耳炎患者饮食上需要什么
通常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时就医的话,可以痊愈并不再复发。
中耳炎好发于儿童,主要是因为中耳内细菌感染而引起。中耳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发作起来最让人头脑胀痛,因此患上中耳炎要尽早治疗,更能让治疗效果更佳。那么如何治疗中耳炎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耳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如果洗澡、游泳时宝宝耳廓部进水,可使用松软的棉球置于外耳道数分钟,将耳廓、外耳道的水吸到棉球上,尽量避免使用棉签伸进耳朵里清理宝宝耳朵,以免将水引入外耳道深部。
很多人都会发现只要感冒了,稍微不注意就会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解剖结构,每个人鼻腔的后面两侧都会有一根咽鼓管和耳朵相通。平时的话咽鼓管有维持中耳气压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应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就诊。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比较轻微,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耳痛或化脓,所以比较容易漏诊、误诊。更要注意的是,儿童一般不会主诉自己的症状,更容易被延误治疗。家长若是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时将声音开得过大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婴幼儿时期,除了中耳结构不健全外,咽鼓管也没发育完善,咽鼓管短而直,管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未形成,管道接近于水平位,如此,咽鼓管的另一端,也就是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相平于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