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我嫂子跟我讨论了一下将将大表哥中耳炎的问题,提到了游泳和洗澡,说:儿童医院专家说这是过敏性鼻炎引起,游泳、洗澡完全不影响。我不知道是没问清楚还是理解有误,如果这位专家认为中耳炎游泳不需要任何防护都可以,我就想知道他是哪路大仙?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中耳?
中耳位于颞骨岩部内,包括鼓膜内侧的鼓室和鼓膜上方的鼓室上隐窝。前方借咽鼓管通咽腔,后上方借乳突窦口通乳突小房,鼓室内覆黏膜,与咽鼓管、乳突小房黏膜相续。
再看看和中耳炎密切相关的咽鼓管是什么?
咽鼓管连接鼓室和鼻咽腔,向后下开口于鼻腔下鼻道,其后外1/3为骨性,其余部分为软骨性。咽鼓管内覆黏膜,向后与鼓室黏膜相续,向前与鼻咽部黏膜相续。
空气可经咽鼓管自由出入鼓室,平衡鼓室和外界的气压,保证鼓膜自由运动。正常情况下软骨性支架形成的咽鼓管壁贴附在一起,所以须在腭帆提肌收缩牵拉咽鼓管一侧,腭帆张肌收缩牵拉咽鼓管另一侧时,才使咽鼓管主动开放。这些都是软腭的肌肉,因此常用打哈欠及吞咽等动作来平衡鼓膜两侧气压。
中耳炎是怎么发生的呢?
中耳炎顾名思义就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儿童为什么容易得中耳炎呢?
1.小儿咽鼓管发育特点
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的这条通道叫咽鼓管,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病原体及分泌物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2.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
3.婴儿喂奶不当
如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所以,宝宝喝奶或其他饮料时,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
4.游泳、洗澡等不干净的水进入外耳道,清理不干净,可能直接引起鼓膜感染导致中耳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那么中耳炎能游泳么?非化脓性中耳炎也就是无菌性的中耳炎能游泳么?
当然可以,游泳是一项运动,强身健体,有什么不可以的,关键是游泳时不要让耳朵进水,做好防护措施,游泳后保持耳道干燥。分泌性中耳炎虽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大部分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导致中耳积液,但游泳或洗澡不注意进水后,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诱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需要治疗病因,如鼻炎、鼻窦炎等,增强免疫力,尽量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