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孩子得了中耳炎医生是如何处理的

孩子得了中耳炎医生是如何处理的

2019-07-24 来源:梅子原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抗生素药物对于严重的并发症起不到预防作用。但幸运的是,目前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在减少,这药归因于饮食营养的改善而非抗生素的作用。

 我们先看2个循证医学的实践案例,从而帮助大家讲前面学习的内容梳理一下,同时有助于后面内容的学习。

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带着孩子来看医生,因为孩子突然出现耳朵疼,医生诊断是【急性中耳炎】,母亲随即向医生提出了给孩子开一些抗生素进行治疗的要求,这个时候,如果你是这名医生,你应该怎么回答这位母亲的要求呢?

如果有过临床经验的医生,可能会想起来,在出门诊或者疗区接诊病人的时候,常常可能会碰到上面这样情况,医生可能会向患者解释一下,什么是细菌、什么是病毒、中耳的解剖构造等等……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患者和医生都不满意这样的沟通方式——患者听不懂,医生又不知道怎么向患者进一步讲解。

如果是采用循证医学实践的方式呢?那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向患者来解释证据。通过查阅各个网站,能够找到比较可靠的临床证据,这些证据包括:

1、即使不采取干预治疗,中耳感染也会缓解。

2、抗生素药物对于严重的并发症起不到预防作用。但幸运的是,目前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在减少,这药归因于饮食营养的改善而非抗生素的作用。

3、患有这种耳痛的80%的孩子在第二天会好转。

4、还有20%的孩子第二天仍会感到疼痛。通过服用抗生素会使其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减轻疼痛。

5、抗生素产生副作用的几率是30%,能引发皮疹、疼痛、腹泻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孩子的父母将通过这些证据来了解,服用抗生素药物是否存在必要性?但是,有的时候,作为父母,他们不忍心看到孩子被疼痛所困扰,从而宁可选择使用抗生素,虽然明明知道服用抗生素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但是这个时候,医生也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患者的倾向仍然是临床治疗当中一个重要方面。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形象地了解到【用证据解决临床问题】

1、帮助医生做出最佳的临床决策

2、帮助如何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的益处和风险都是什么。

另外,我们也看到了病人参与临床决策的益处。循证临床决策是个体化的临床决策,寻求治疗方案、顺应个体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

上面这个文献显示的是有研究人员调查了63名医生和61名患者,在100例患者当中,出现多少例【严重消化道出血】事件,对于患者仍然愿意处方和服用华法林,从而预防100例患者中出现8次卒中的事件。那医生的回答,大家可以看出来很分散;但是60%的患者愿意接受22%的出血风险,从而降低8%卒中风险。可以发现,医生和患者的价值观及意愿,明显不同。为了确保临床决策符合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就有必要让患者参与决策。但是如果不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一味地迷信权威,站在患者角度,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