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咽喉疾病 > 耳鼻咽喉疾病治疗误区 你知多少

耳鼻咽喉疾病治疗误区 你知多少

2019-01-08 来源:鞍山铁西区人民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主要包括: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咽炎、喉炎、耳聋、耳鸣、甲状腺结节、颈部包块(头颈部)以及各个部位的肿瘤等,因此耳鼻喉有病绝非小事。但是要治愈耳鼻喉疾病一定要先克服几个误区。

 耳鼻咽喉疾病是一大类临床最为常见的多发病,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轻易遇到。一些人认为“耳鼻咽喉病不是病”,因此,当鼻塞、流涕,耳鸣、耳聋,声音嘶哑,咽痛发烧,颈部包块,坚持不看医生,先是挺着,实在不行了,到药店随便买些药吃。有些人过分在意,耳朵、鼻子、咽喉一难受就赶紧反复医治,但很多人求医不慎或是求医不当,致使自身的耳鼻咽喉疾病久治不愈,有的甚至还越治越重。

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主要包括: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咽炎、喉炎、耳聋、耳鸣、甲状腺结节、颈部包块(头颈部)以及各个部位的肿瘤等,因此耳鼻喉有病绝非小事。但是要治愈耳鼻喉疾病一定要先克服几个误区。

误区一:盲目迷信一次性治愈

“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疗”、“免费复诊”的广告满天飞,不明事理的患者经不起“一次性治愈”的诱惑,往往会按广告去就诊然而里面存在许多风险和弊端。①由于利益的驱动,盲目扩大治疗的适应症:如对有严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进行下鼻甲微波或激光治疗,对鼻息肉进行微波治疗等。事实上微波或激光治疗只对中、轻度的单纯下鼻甲肥大,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其它类型的鼻炎,鼻窦炎或鼻息肉都只能暂时缓解,远期效果都较差,要不了多久老毛病又会回来。②可发生许多并发症:如鼻中隔穿孔;鼻甲骨坏死,甚至造成骨髓炎;干鼻症;鼻腔粘连等等。③局部鼻腔注射的药物,大多为硬化剂,长效激素等一类的药物,对全身有较大影响,尤其对女性患者,扰乱正常的内分泌系统,国内公布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指南》已明确禁止局部注射。

误区二:药店买些药物吃就算治疗

有些咽炎或咽喉炎患者不分具体情况,随便买些含化药物或口服一些消炎药就算治疗了,此乃治疗误区。

因此,必须到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针对原因治疗,才能有好的疗效。治疗之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戒除吸烟嗜酒的恶好,少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生活、工作和休息一定要有规律等,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复发。

误区三:鼻塞服感冒药就可以

鼻炎患者一般表现为鼻塞、流鼻涕、睡眠时张口呼吸、说话带有鼻音等。但也有些人尤其儿童,表现有较重的鼻塞和讲话带鼻音,却不是鼻炎,而是腺样体肥大。如果腺样体过度肥大则可堵塞后鼻孔出现鼻塞、堵塞咽鼓管咽口则可引起听力减退、渗出性中耳炎,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可致面部发育障碍,如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伴表情迟钝等。对于该病的治疗,采取手术切除。

误区四:耳鸣没必要检查治疗

耳鸣只是一种症状,可发生于多种疾病,必须高度重视耳鸣检查与治疗。但很多人认为这是人老后的一种自然症状,因此没必要治疗。

其实耳鸣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不仅可由于耳本身的疾病所引起,且大多数的病因是发生在耳部以外,如糖尿病、高血脂、颈椎病、血管硬化等,有时找不到原因。中耳或外耳局部疾病如鼓膜内陷、混浊、粘连、穿孔、鼓室积脓积液等可引起耳鸣。有时耳鸣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前驱或伴随症状,也可为听神经瘤的首发症状。有时耳鸣提示全身或局部某些变化,如高血压病人发生耳鸣或原有耳鸣加重,常提示血压升高;注射链霉素而发生耳鸣,说明已发生耳中毒;奎宁、水杨酸等药物久服也会导致耳鸣。

误区五:盲目听信纯中药制剂、偏方。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的“纯中药制剂”、“偏方”,对神经性耳鸣、耳聋有“特效”,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专治某某疾病等等治疗陷阱。中药对某些耳鼻喉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对目前已经明确无特效治疗方法的病种,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病急不能乱投医,不要指望有什么“祖传秘方”,不要相信“特效”的神话,以免贻误病情,对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对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的说法也不科学,比如以前常用治疗耳鸣、耳闷的“龙胆泻肝丸”为中药制剂,因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目前以停用。

误区六:盲目相信某些“高科技”、“进口”的新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某某研究所新发明“生物基因的临床应用—神经再生修复疗法”,“基因及再生三联疗法”,打破了神经不能再生的定论等等的广告和宣传,这些所谓的新疗法已经被学术界定为现代的科学骗局,不可能有特别的效果。目前对神经性聋的办法,仍以预防为主,辅助以助听器,电子耳蜗等手段,经过长期的康复和训练可获得听力。

所以患有耳鼻喉疾病的患者应该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