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后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以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湖南及福建等六省为鼻咽癌的高发区,以30-60岁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3.5:1。
01
鼻咽癌发病具有明显的人种差异。在世界三大人种中,部分蒙古人种为鼻咽癌的高发人群,其中包括了中国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中国人、泰国人、新加坡人及北美洲的爱斯基摩人,又以中国人的发病率最高,黑种人次之,而白种人的发病率最低。高发区的居民迁居到低发区后仍保持着鼻咽癌的高发倾向。
02
特别是中国南方的广东省,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高达男性30/10万,女性13/10万。在广东省又以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一带最为突出,特别是肇庆、佛山、广州等地区。此外,与广东相邻的广西苍梧和湖南双牌县,鼻咽癌的发病率也很高,男性达19.76/10万。
03
传统的广州居民喜欢吃腌制的咸鱼咸肉,与熏烤肉类、腌菜酸菜一样,这些食品里面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这些亚硝酸盐在体内会变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近30年最受人们关注的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不但可以诱发鼻咽癌,还可以诱发肝癌、食管癌和肾癌。
04
地区自然环境造成人群对某些微量元素摄入的失衡,例如在广东,土壤、水、大米中镍的含量高于其他地区。鼻咽癌患者头发中镍的含量也要高于健康人群。高镍饮食可能成为鼻咽癌发病的促进因素。
05
早期鼻咽癌特征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大部分患者是因发现颈部肿块或其他转移症状后才被确诊,从而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需警惕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06
(1)回吸涕血,鼻咽大出血:生长于鼻咽部任何一个壁的肿瘤表面小血管破裂和肿瘤表面糜烂破溃均可能导致出血,尤其以晨起回时痰中带血最具有诊断意义;
(2)鼻塞:鼻咽部肿向前生长可堵塞后鼻孔,进而侵入鼻腔,导致进行性加重的单侧或双侧鼻塞。
3)耳塞感、耳鸣、听力下降:鼻咽部肿瘤好发于咽隐窝,咽隐窝与咽鼓管相通,鼻咽瘤堵塞咽鼓管,致耳塞感、耳鸣以及传导性听力下降,鼓室积液时传导性听力下降进一步加剧;肿瘤压迫或侵犯咽鼓管、炎症肿胀及阻塞等因素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初期就诊耳鼻咽喉科,易误诊为单纯分泌性中耳炎,抽吸中耳积液后听力下降的症状可得到改善,在短期内会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