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饮食及保养方法 夏天儿童中耳炎的症状
摘要:像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是平性的;鳗鱼等是凉寒性的你可以吃,但像黄鳝,虾,草鱼等是温热性的,最好不吃或少吃。
中医称中耳炎为“耳脓”、“耳疳”,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常常会因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一些疼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中耳炎患者除了要积极接受治疗外,还可以从饮食方面进行调节,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那么,中耳炎的饮食及保养方法有哪些?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患者在平时的饮食方面也是有所禁忌的,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及热性补药如人参,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宜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黄瓜,苦瓜等。像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是平性的;鳗鱼等是凉寒性的你可以吃,但像黄鳝,虾,草鱼等是温热性的,最好不吃或少吃。
日常生活中,中耳炎患者应养成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中耳炎患者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可适当运动,但不能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
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
气功能。
夏天儿童中耳炎的症状
早期症状:鼓室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鼓室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有耳堵塞感、轻度听力减退,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常被忽视。
中期症状:鼓室黏膜充血肿胀加重,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转为脓性。体温可高达40℃,
耳痛剧烈,听力减退显著。全身伴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耳痛突然消失,或者耳朵里有脓水流出,说明鼓膜已经穿孔。
家长在孩子学游泳的过程中要多注意是否出现以上中耳炎的症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