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鼻腔内粘膜都会分泌粘液,这就是鼻涕的由来;当感冒或鼻窦炎时,鼻腔内的粘膜因受细菌、病毒或其他敏感源的刺激而肥厚,粘膜上的分泌腺就会大量分泌粘液,这就是鼻涕过多的成因。因重力的关系,当脸部直立时,鼻涕就会顺着前面鼻腔向下流出鼻孔,这就是一般可见的鼻涕。当脸部朝向上仰躺(如睡觉)时,因姿势的改变鼻涕不再向前由鼻孔流出来,而是往后流向鼻咽喉部位,这就是所谓的“鼻涕倒流”。
正常人的鼻腔均会持续地制造分泌物,由后鼻孔排入咽喉内,每天的分泌量在500--700毫升的“鼻涕倒流”,这是生理现象,是正常的,也就是一般人并不会感觉到有这种“鼻涕倒流”的生理作用在持续进行中。当然对于某些较为神经质的人,他们可能会察觉到这种正常量的“鼻涕倒流”,而误以为自己有病,这是心理性的咽喉异物感的原因之一。当然超过了正常量的鼻涕倒流,则应视为病理性的因素,这包含了几乎所有的鼻炎和鼻窦炎,都可能产生这种症状。
鼻子除了是呼吸的孔道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功能:
嗅觉、发音功能、减轻头骨重量、排泄眼泪、呼吸生理功能。
鼻涕倒流本身是一种信号而已,只要经由合格的耳鼻喉专科医师帮你做过详细的检查,必然可以给你最佳的建议,而不需要过度紧张,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是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也可以是比较严重的急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炎,甚至它可以是脑部与鼻部交接处的骨板开裂或骨折引起的脑脊液渗出。偏偏又有些时候,患者只是前几天游泳时,不小心进入鼻窦腔的池水或海水,到今天才被排出,这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危害/鼻涕倒流
由于早晚气温较冷,鼻粘膜受到刺激分泌量较多,外加此时多躺在床上,使得鼻涕倒流更严重。婴幼儿外鼻孔开口狭小。易被堵塞,鼻涕更易从较宽的后鼻孔流到咽喉部位。仰躺时,口鼻腔的分泌液流向咽喉部位贮积着,隔一会儿借助不由自主的吞咽动作将之吞入食道。气管开口亦位在咽喉部位,过多分泌液积留在此,除了呼吸时会产生气水交杂的浊音外,还可能会渗入敏感的气管内,从而引发咳嗽现象。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是指鼻咽部疾病引起鼻后和喉咽部有较多分泌物粘附,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所导致的咳嗽。通俗一点说就是“鼻涕倒流”导致咳嗽。这些疾病包括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鼻息肉及药物性鼻炎等。有的人是接触冷空气或者看见太阳光就打喷嚏、留鼻涕。长期的咳嗽、喷嚏,加上鼻涕重所含致病原(细菌、病毒)的侵蚀,咽部可反复充血、感染,导致慢性咽炎。
孩子总流鼻涕原因/鼻涕倒流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流鼻涕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那么很可能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小儿的鼻腔发育尚未成熟,鼻腔小,鼻黏膜血管丰富,分泌物也较多。同时,小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孩子又不会自己清除鼻涕,故容易经常性的流涕。但若出现以下情况时则应注意检查:短时间内流大量清水样鼻涕,则可能是接触冷空气,或吸入花粉、尘埃引起过敏;病毒性伤风感冒也会流清涕和鼻塞,黄色的鼻涕则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经常流白鼻涕则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B;长期流脓样黄绿色鼻涕,要注意鼻窦炎;若异物塞入鼻孔,孩子还会会出现鼻塞、呼吸不畅、烦躁不安。
预防小儿流涕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学会清洗鼻腔,即在流水中用手在鼻孔下搓动,并不时擤鼻,还可用温热湿巾捂鼻根部。平时保持空气清新,合理营养,使小儿获得良好的免疫力。
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鼻涕倒流有鼻炎的孩子一般伴随着鼻涕会比较多,孩子一般自己不会正确的擤鼻涕或者是擤不干净鼻涕,家长需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涕办法来帮助孩子清理鼻腔的鼻涕。
一般人习惯用手绢或者纸巾捏着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使细菌感染鼻窦,让孩子很容易患上鼻窦炎,教给大家正确的帮助孩子擤鼻涕的办法。
给孩子正确擤鼻涕的步骤/方法:
1.要选择柔软,无刺激的手帕或纸巾。
2.家长拿着准备好的手帕或纸巾至于宝宝的鼻翼上,先用一指压住一侧鼻翼,使该侧的鼻腔阻塞,让包包闭上嘴,用力将鼻涕擤出。然后用拇指,食指从鼻孔下方的两侧往中间对齐,将鼻涕擦净,两侧交替进行。
3.几次后,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手帕或纸巾,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练习,经过反复多次训练,接近两岁的宝宝不仅可以学会擤鼻涕,而且还会擦去擤出的鼻涕了。
4.在教宝宝擤鼻涕时,家长要亲自示范给宝宝看,如果孩子的方法不正确,家长不要去责骂孩子,应该和孩子讲明原因,让孩子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
1.一定不要让孩子擤鼻涕太过于用力。
2.在孩子擤不出鼻涕的时候家长不要去强制。
3.擤鼻涕不要直接用手,而是要用柔软的纸巾或者是手帕。
4.鼻腔内有鼻涕积存的时候要及时清理。
鼻涕辨别疾病/鼻涕倒流
清水样鼻涕:多见于伤风感冒初期和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患者。头颅外伤或鼻部手术后的患者,如突然流出水样液体,要谨防脑脊液鼻漏,需及时诊治处理。
白色黏液鼻涕:常见于慢性鼻炎,由于生活环境中某些物理和化学性物质的刺激,也可出现白色黏液鼻涕。黏脓鼻涕也常见于伤风感冒后,随着感冒的好转,黏脓性鼻涕内的脓性成分会逐渐减少,如果病程超过10天,仍流黏脓鼻涕,应考虑患鼻窦炎的可能。
黄水鼻涕:多为上颌窦内的浆液囊肿破裂所致,表现为一侧鼻腔间歇性地流出黄水。
白渣样鼻涕:常由干酪性鼻炎引起,并有恶臭。如早绿色而有特殊臭味,则是萎缩性鼻炎、臭鼻症的特征。
此外,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对保护鼻腔非常重要,一定要按住一侧鼻孔,单侧擤。这样可防止鼻腔内脓涕进入副鼻窦,还可防止鼻涕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