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听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就是窗户的钥匙。有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眼睛看东西,还需要耳朵来听声音。那么耳朵是怎么样听到声音的呢?
首先,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当一个声音传过来时,外耳的耳廓收集声音,经过外耳道的传播到达中耳,鼓膜接受外耳道声音的振动,引起鼓膜后面锤骨、砧骨、镫骨三块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中的听觉感受器—耳蜗螺旋器将声音的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到达大脑听觉中枢,大脑听觉中枢对此进行分析、加工、整合、处理,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听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听力”。
正常的听力可以让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
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健康的年轻人,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随着年龄增长,听到的频率范围越来越窄。
28岁时,22——17000赫兹。
40岁时,25——14000赫兹。
60岁时,35——11000赫兹。
如果听力受损了,就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不仅带给自己困扰,还会造成他人的困扰。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自己的听力是否正常呢?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在家里进行自测。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听力自测法
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
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如苹果,牛奶、老师等;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
正常者耳语可在6m距离处听到;
如缩短至4m,表示轻度耳聋,
1m为中度耳聋,
短于1m者则为重度甚至是完全性耳聋。
怎么样,这个方法是不是简单、有效?如果你想要准确的得知自己的听力情况,那么就来医院做一下听力检查吧。
首先,医生都会用电耳镜看一下耳朵。电耳镜不仅仅是可以看外耳道是否有耵聍阻塞(俗称耳屎),还可以看外耳道是否有红肿。
其次,要查看鼓膜是否完整。如果医生用电耳镜看了你的耳朵说没有问题,恭喜你,你通过了第一关。
接下来,需要做的检查就是“纯音测听”。检查医生会带你进一个隔声室,告诉你测试的规则:等一下会给你戴一个耳机,耳机里会有嘀嘀嘟嘟的声音,听到声音要举手,很小的声音听到就要马上举手,没有声音就把手放下。通过测试,可以明确我们的听力情况。
做完了听力检查,医生会根据你的反应把你的听力标在一个图上,就是所谓的听力图.
通过听力图,除了可以了解自己听力是否正常外;如果存在耳聋的话,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耳聋的程度和性质。标准的听力图横坐标表示频率,单位为Hz。纵坐标表示最小能听到的声音(这也就是为什么医生在做检查时要求病人听到很小的声音就要举手的原因),即听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