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其它疾病 > 这样掏耳朵,耳屎会越掏越多,还有可能变聋!

这样掏耳朵,耳屎会越掏越多,还有可能变聋!

2018-04-19 来源:耳鼻喉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常掏耳朵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并且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耳朵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人体器官,其实它自带“保护神器”——耳屎,耳屎的学名叫“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作为外耳道分泌物,和耳毛一起构成了一道保护屏障,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

耵聍常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经常用不卫生的器具掏耳朵,就会破坏这道屏障,让细菌侵入耳道壁的皮肤和鼓膜,慢慢引起感染,引起外耳道炎症。

经常掏耳朵会有什么潜在危险?

一、常掏耳朵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并且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二、而且习惯一旦形成,不去掏的时候,会觉得耳朵里特别痒,越掏越想掏。这样除了刺激分泌物产生,还很容易将病菌带进耳朵引发感染。

三、掏耳朵的时候,如果方法不得当,会将耳屎推向耳道深处,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四、由于耳道较深,工具深入耳道后对深浅稍有控制不当就会触及鼓膜。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有0.1毫米。一旦鼓膜被刺破穿孔,人就会失去听力。

大多数人不知道,经常掏耳朵不仅会影响听力,更严重的是还会致癌!

如果掏耳朵时是用力过度,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是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形成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严重者会长出可恶的乳头状瘤,对听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耳道乳头状瘤是病毒感染的,也叫“交界瘤”。这种交界瘤刚开始时是良性的,如果受外界的刺激太多,这种本来属于良性的交界瘤就会发生癌变,越长越多,最终堵塞耳道。专家在研究各种导致癌变的因素中发现,经常掏耳朵是最多也是最直接引起癌变的因素之一。

清理耳朵的正确方法

保持外耳道干净

可用盐水、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来清洗耳朵,配合专门的滴耳器,另外清洁液体可先通过涂抹在手腕上测试自身是否对其过敏。

清理耳朵时避免被人触碰或惊吓

清理时一定要避免让人不经意的碰到,特别是受到擦撞或惊吓,很容易弄破耳膜而导致中耳炎或听力受损。

挖耳朵时不要挖得太深、太用力

掏耳朵如果太用力,会蹭破耳道皮肤,如果不慎掏的太深,则很容易弄破耳膜。因此在掏耳朵时,如果有碰到东西的感觉就要停下来,那表示已到耳道尽头。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