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其它疾病 > 听障宝宝的早发现早干预

听障宝宝的早发现早干预

2018-03-15 来源:哈医大四院耳鼻喉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会在42天之内复查,仍未通过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很多听力损失是迟发性和渐进性的,因此即使听力筛查通过的宝宝,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宝宝的听力进行密切观察。

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几乎完成2/3;3-7岁处于可塑阶段;7-12岁会越来越慢;12岁时,大脑可塑范围越来越小。听力损失发现得越早,对儿童的影响越小,我们给予的帮助和干预就越早,语言发育的影响就越小。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会在42天之内复查,仍未通过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很多听力损失是迟发性和渐进性的,因此即使听力筛查通过的宝宝,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宝宝的听力进行密切观察。

我们可以通过宝宝的听性行为表现判断是否有听力损失。0~3个月的婴幼儿:听觉反射最典型的是惊跳反射,即当给较大声音(60dB以上),双臂会突然向内屈曲;还有闭目反射,比如宝宝在睁眼时听到大声音突然闭眼;宝宝睡觉时遇到突然声响会觉醒、睁开眼睛,这是觉醒反射。 4~12个月的婴幼儿:主要通过观察听觉反应来判断听力。比如问宝宝“灯呢”,宝宝可能眼球会向声源方向转动,寻找声源;比如问“妈妈呢”,宝宝会伸手指头等。1岁-1岁半的婴幼儿:可以通过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会回头,隔壁房间有声音会寻找声源等方式判断听力。1岁半后:开始给声会有反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展,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测听方法来观察听力,例如“听声放物”,比如听到声音放一个积木、插个卡片等。 3-5岁可以到医院通过纯音测听进行听力诊断。

听障宝宝会出现语言发育的滞后。正常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如下:新生儿出生时能大声啼哭,1一2个月时开始发喉音,2个月发[a]、[1)、[u]等元音。辅音多在6个月时开始出现,首先发出唇音,故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可自然地发出“bm”“ma”及“ye"等单音。约8个月时,常会合并2个相同的音节,如“baba"mama”等。8~9个月时能区别大人的语气,对大人的要求有反应,约有半数12个月的小儿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18个月时会说1—2个字的简单语,听懂50个词。2岁时能将名词和动词结合起来,听懂说话50一6096的意思,能说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3岁时词汇增加很快,能说出姓名、性别,懂得介词(如上、下).能唱简单的儿歌。4—5岁时能听懂全部说话的内容,会用较多代词、形容词、副词,能简易地叙说一件事情及讲故事。

当新生儿筛查未通过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对声音的反应异常或语言发育明显滞后就应该及时去耳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做客观的耳声发射、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等客观听力测试。主观的行为观察测听、视觉强化测听、游戏测听等,必要时结合影像学和基因检测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发现宝宝听力存在问题后,尽早开始干预治疗是重中之重。目前,欧美已普遍将6个月内佩戴助听器、12个月植入人工耳蜗作为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标准。有调查显示,对于有听力损失的孩子,6个月内选配助听器辅以语言训练,其语言、智力有望达到正常儿童水平,但在3岁之后才行干预治疗的儿童,其各方面康复效果均差于前者。

外耳或中耳引起的传导性听力损伤,一般通过药物、手术等医学手段进行治疗,如果不能解决听力问题,则通过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来提供听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