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左右,辣妈发现自己在叫6岁的媛媛时,她总叫不回应,且脸上常出现茫然的表情。一问,媛媛却说没有听见。不仅如此,媛媛妈妈还发现,媛媛在家看电视时,总将电视的音量调得很大。感觉到媛媛的不对劲,她赶紧带着媛媛到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媛媛中耳鼓室内有积液,影响听力,是典型的双耳分泌性中耳炎。经过精心治疗,媛媛恢复了听力。
你要学会判断:中耳炎的6大表现
尽管中耳炎无法一下子看出来,但宝宝有以下表现,父母就要长点心,宝宝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低烧: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不退。
挠耳朵: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应考虑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摇头: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可能是耳朵不舒服。
哭闹:宝宝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睡不好觉。
耳朵积水: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听力下降:宝宝对声音的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
2-6岁最容易得中耳炎
有数据显示,百分之60%-70%的孩子得过中耳炎。12岁以下的孩子,特别是2-6岁很容易得中耳炎,这个病在孩子当中非常普遍,为何会如此高发呢?
宝宝躺着喝奶或哭泣,奶液或泪液会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
大人乱捏宝宝鼻子,或宝宝感冒时大人不正确地帮宝宝擤鼻涕,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宝宝的毛巾使用时间过长,细菌超标,严重时也会引起中耳炎。
游泳或洗澡时耳朵、鼻子进水,未及时、正确清理。
吸入二手烟会使宝宝中耳炎感染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