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耳鸣 > 耳鸣的病因分类 中医对耳聋耳鸣的认识

耳鸣的病因分类 中医对耳聋耳鸣的认识

2017-12-12 来源:医学之声,针灸刮痧拔罐刺血经络穴位疗法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眩晕发作后有一侧耳聋时,一般同时伴有该侧的耳鸣,这种耳鸣伴随着听力改变而变化;贫血、高血压患者出现耳鸣或耳鸣突然加重时,表明病情恶化,应警惕。

  耳鸣的病因分类

  耳鸣有机械性、中毒性、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精神心理性耳鸣等。尚不明确的原因约占耳鸣人数的40%。

  有些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前发生,这无疑是一种“警报”

  (1)单侧耳鸣可能是该侧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肿瘤的先兆症状;波动性耳鸣可能提示颈动脉瘤、静脉球体瘤或颅内血管病变;先双侧耳鸣,继而听力减退对某些正在接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耳毒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可能是药物性中毒的危险信号,应立即停药;青年(特别是女性)耳鸣,可以是耳硬化症的最早症状;梅尼埃病患者,耳鸣出现或原有耳鸣出现改变,可能是眩晕发作的先兆。

  在眩晕发作后有一侧耳聋时,一般同时伴有该侧的耳鸣,这种耳鸣伴随着听力改变而变化;贫血、高血压患者出现耳鸣或耳鸣突然加重时,表明病情恶化,应警惕。耳鸣还可以是心脏病发作的前驱症状。有些耳鸣早期明确病因,如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治疗后耳鸣会随之消失。

  中医对耳聋耳鸣的认识

  耳鸣、耳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期间患者较为痛苦,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内耳疾病、听神经病变(颅脑外伤、耳部外伤、药物中毒)、老年人听神经紊乱、先天性听神经发育不良、内耳血管痉挛等都可导致耳聋、耳鸣,因此西医常使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方案,但疗效往往欠佳。

  中医认为,耳聋可分外因和内因,内因多由恼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肝肾亏虚,精气不能上濡于耳而成;外因多由风邪侵袭、壅遏清窍或突然暴响震伤耳窍引起;耳鸣则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或瘀血、饮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

  另外,对于突发性耳聋,《医林改错》中明确记载其病因:“两耳通脑,所听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突聋。”说明中医学所论瘀血致聋病机,与现代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因内耳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大致上的共识。

  耳穴贴压

  耳穴疗法是通过对耳廓特定点刺激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脉度》中提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表明了耳与全身经络、脏腑关系相当密切,均为耳穴贴压法治疗耳聋、耳鸣提供了客观依据。

  现代科学也研究表明,脏腑器官和耳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且有相对特异性,而耳穴贴压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主要体现在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等方面。

  由此可见,刺激耳穴可平衡人体脏腑,导邪外出、运行气血,恢复耳窍功能。贴压的材料多选用王不留行子,该中药具有行血调经、消肿止痛的功效,配合恰当的穴位可显著提高行血调气的功效。

  耳穴的选择亦对疗效有着重要影响,肝穴可清肝、解郁、通窍;肾穴可补肾、益精、填髓;外耳、内耳穴则具有通经络、开耳窍的作用,可调整内耳功能;颞为听觉中枢,可显著提高听力。

  国内多项研究已证实了耳穴贴压法对耳鸣、耳聋的临床疗效,有学者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行耳穴贴压结合常规治疗,其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单纯常规治疗;也有学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耳穴按压治疗神经性耳鸣患者,总有效率为87.5%,疗效满意。

  中药和耳穴贴压联合治疗相得益彰,增强了疏肝理气、镇静安神、开窍醒神之功效,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耳穴贴压操作简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耳聋耳鸣较为理想的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