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患者避免进入这六大误区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的?

中耳炎患者避免进入这六大误区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的?

2017-11-07 来源:百姓健康,东莞国境口岸耳鼻喉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会有“出水”流脓的症状,如外耳道炎有时就表现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的症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的表现。

  中耳炎患者避免进入这六大误区

  没有耳痛、耳道溢脓就不是中耳炎

  目前临床上已将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溢脓是其主要症状,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们传统的中耳炎概念的。

  但分泌性中耳炎则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症状,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现负压造成渗出而引起的,由于渗出液是非细菌性的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所以本病易被漏诊、误诊。

  误区二

  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现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会有“出水”流脓的症状,如外耳道炎有时就表现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的症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的表现。

  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复挖耳、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狭窄进水等,尤以挖耳比较多见。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疖肿破溃也可引起耳道流脓,耳道检查及追问既往病史多能鉴别。

  误区三

  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手术需在停止流脓3月到半年以上,但往往由于中耳乳突炎性病灶没有彻底根除很容易复发流脓鼓膜再次穿孔。

  目前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鼓室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耳炎的治疗,不仅能彻底清除炎性和胆脂瘤病灶获得根治,并能修复鼓膜听骨重建提高听力,复发的几率也很低。

  误区四

  中耳炎手术容易造成面瘫,能不做尽量不做

  由于耳科医生的操作水平有差异,或有手术后面瘫的报道,难免心里有点害怕。

  面神经就走行在中耳鼓室和乳突腔,手术后难免会刺激神经引起水肿,只要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发生面瘫。耳显微外科技术越领先的地方面瘫发生的几率也是越低的,一般这种机构的发生率在几百分之一到几千分之一,最后不能恢复的就更少了。

  误区五

  中耳炎手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并消除耳鸣

  由于中耳炎病程多较漫长,长期炎性或胆脂瘤病灶的刺激和破坏可以影响内耳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并出现耳鸣,中耳炎鼓室成形手术虽可完全清除病灶达到停止流脓的效果,甚至可以听骨重建,但也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复因听骨损害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部分却不能提高,也不会直接减轻耳鸣症状。

  误区六

  治疗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疗其诱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肿瘤、鼻咽重度增殖体肥大等要进行手术。

  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要用滴耳剂,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脓就要用双氧水和抗生素滴剂了,加用滴鼻收敛剂可加快病情的恢复。

  温馨提示,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带来的危害比较大,一旦发现有不适症状,建议去检查下,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的?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因为中耳与鼻、咽管相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所以,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

  2.不注意耳道卫生,经常挖耳道,导致耳道破损感染

  有少数小孩耵聍腺分泌旺盛、外耳道相对狭长、肌肉较松弛,咀嚼东西时颌关节的力量不够,平时耵聍(耳屎)就不易被排除;若此时小孩用带有细菌的手指去掏耳朵,就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炎症产生。

  3.水进入耳朵,把耵聍栓塞泡软变大,导致耳膜发炎

  当逐渐增多的耵聍与外界尘土相互聚集、结为较大的团块时,就会形成棕褐色的耵聍栓塞,紧紧堵塞在耳道内。而当小孩在洗澡、洗头时,水灌入耳道内,耵聍栓塞就会被泡软变大,加重堵塞,引起外耳道、耳鼓膜炎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