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扁桃体发炎的几点常识
1、“扁桃体发炎”的前提:首先得“有扁桃体”
扁桃体是属于一个免疫器官,一般认为它是用来识别和处理入侵呼吸道的病原的。1岁以下婴儿扁桃体已经有了,但基本没发育也看不到,多数于2岁后扁桃体逐渐开始发育增大,6~7岁时最明显,在14-15岁时又逐渐缩小、退化,所以儿童“扁桃体发炎”比成人多见。
2、呼吸道感染,扁桃体是重灾区
扁桃体位于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只要扁桃体已经发育,几乎所有的呼吸道感染都会累及它,所以反复“扁桃体发炎”本身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3、”扁桃体发炎“不等于扁桃体化脓
”扁桃体发炎”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很多不化脓,仅表现为充血肿大。可伴有发热、咽痛、粘膜疱疹、溃疡。病毒感染引起的非化脓性扁桃体炎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多见于5-15岁的孩子,其中以A族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i)感染最常见,约占所有病原的30%。在病程中观察一般都可以发现扁桃体上的脓点。
化脓性扁桃体炎怎么回事?
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
1、病原:致病力强有传染性
A族链球菌—是一种常见致病菌,可引起多种感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除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家都知道的传染病“猩红热”,它也是元凶!其他还会导致皮肤脓疱疮、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坏死性筋膜炎等等。还有一种更凶险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以感染中毒、败血症、休克为主要表现,病死率很高。
2、临床表现——变化多端
这里很多需要医生判断,羊大夫认为家长们只要了解以下信息就可以了。
如果只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扁桃体出现脓点或脓苔。结合化验可以做出判断。
如果发生猩红热,会出现反复高热,可在扁桃体炎之外,出现皮疹脱皮、口腔黏膜溃疡、草莓舌,吞咽困难,等等。
感染后10-14天,少数孩子可能出现关节、心脏、肾脏的无菌性炎症,我们称之为“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时候细菌其实已被清除,人体会因免疫紊乱导致此类疾病发生,不过现在已经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