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会听过一个病,叫“耳石症”,这种病会让人突发眩晕,天旋地转,数秒或数十秒后又好转,然后在某个时刻又再次发作,如此反复,非常烦恼。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叫耳石症?是耳朵里面长石头吗?此文简单回答关于此病和眩晕的一些问题。
什么是眩晕?怎么产生?
头晕很多人都有过,在头晕里面,有一种晕法很特别,叫眩晕,就是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的旋转,浮沉感。
眩晕的感觉其实多数人都体会过,像喝醉酒,晕车,晕船,原地转圈之后突然停下等等都有很典型的眩晕感。严重时除了感觉天旋地转,还会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塌了。
人体控制平衡需要三个系统:视觉系统、前庭系统、深感觉系统。这三个系统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引起平衡障碍,造成眩晕感。同时,这三系统之间也会互相代偿,互相帮助。所以,发生眩晕时,医生都会在这三个系统里面找原因。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膜覆盖在囊斑上皮层表面,为一层厚的蛋白样胶质膜,他的前层含有碳酸钙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晶体,称为耳石,所以椭圆囊和球囊也称耳石器官。
耳石症,标准的名字叫“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它是良性的,没有生命危险的,发作性的,时好时坏的,位置性的,和头位置的变化有关系的。之所以叫耳石症,是和它的发病机制有关系。
病因:发病原因可以是特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临床上以原发性为多见。继发性的常见于头部外伤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或内耳手术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