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小心儿童中耳炎常见并发症 中耳炎的病因

小心儿童中耳炎常见并发症 中耳炎的病因

2017-08-0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耳炎的发生期:多在幼儿时期,因感冒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所造成的并发症,例如麻疹、猩红热、腮腺 炎等小儿的热病,或严重的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未能接受完全治疗的结果。

  小心儿童中耳炎常见并发症

  耳痛、耳漏(俗称耳朵流脓)常常会用手抓耳朵、听觉障碍【幼童无法自己说出来必须靠父母小心观察,譬如:对电视、收音机等音响声、鞭炮声、口令等反应较迟钝,而烦躁不安有时亦为听力障碍的一种表现】、发烧【许多小儿科上查不到原因的发烧,是由中耳炎引起的】、烦躁不安、无法安睡、夜间特别喧吵等。

  治疗:

  药物治疗需适当且足量地至少服用十天。如果治疗不适当或不完全,会造成渗液性中耳炎《又称中耳积水》。

  本症常发生于学龄儿童,因听力逐日减退,造成儿童的学校功课日趋退步。耳朵、鼻子、咽喉、扁桃腺,需同时由耳鼻喉科医师,作局部冲洗,吸脓、擦药,也是同等的重要,一旦中耳腔积脓或积水就切开耳膜或放置引流管《中耳通气管》来排脓,若任其耳膜自己胀破而排脓的话,则不容易愈合。耳膜产生永久性穿孔的慢性中耳炎或真珠瘤,就需考虑以“中耳显微手术”来治疗。另外需注意定期追踪检查是相当重要的。

  预防:

  1、一旦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应立即治疗。

  2、侧卧或水平姿势喂奶,会使牛奶及鼻咽部分泌物容易阻塞耳咽管的鼻咽部开口,导致鼻咽部细菌容易侵入中耳腔,所以应避免这两种情况喂奶。

  3、必要时,施行增殖腺/或扁桃腺切除。

  中耳炎家庭护理

  在孩子6岁以前,他的耳咽管由于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比较平、比较短,一旦孩子的鼻、咽等部位受到感染,病原比较容易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这也是中耳炎在儿童期高发的原因。

  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中耳炎的发生,但父母还是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家庭护理方法,在孩子患中耳炎期间,尽量降低疾病给他的听力带来的损伤。

  1、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可以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灶,发挥作用。

  2、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4、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脓的现象,应先用3%双氧水清洁他的耳道,然后再滴药。孩子滴药后要侧卧,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5、在给孩子滴药前要注意: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过冷的话,应该稍稍加温,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此外,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6、时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7、如果孩子患的是慢性中耳炎,经上述治疗仍不见好,且脓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说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必要时需拍片。如果是慢性乳突炎还需手术治疗。

  养生小贴士:

  1、中耳炎是导致婴幼儿聋哑的一大原因,所以要定期让孩子预防接种,从小注意体格锻炼,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阳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他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2、天气寒冷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要让孩子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耳朵内常有脓液流出的孩子,一定要经常将他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

  具体做法是:将孩子的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向前推移,使外耳道变直张开,再用消毒棉签轻轻进行清洗。

  4、在孩子洗澡、洗头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他的两个耳孔,防止污水进入耳朵。此外,不要让孩子跳水或游泳,防止因鼓膜破裂而导致听力受损。

  5、孩子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要让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儿童感冒易引发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擤鼻或鼻腔治疗后经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或鼓膜外伤、鼓膜穿刺等经外耳道鼓膜途径侵入中耳。

  正常情况下,耳朵、眼睛和口腔、鼻腔是相通的,连接中耳与呼吸道的通道是咽鼓管,连接眼部与呼吸道的通道是鼻泪管。咽鼓管开口在咽部,当打哈欠或吞咽时,咽鼓管开放,有少量气体进入中耳,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鼻泪管开口在鼻部,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分泌的泪液可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咽鼓管比较短且直,感冒后,炎症极易波及短而直的咽鼓管,进而累及中耳。在门诊耳鼻咽喉科就诊的中耳炎小患者中,80%以上的是感冒导致的。

  中耳炎的病因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病因

  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4.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6.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