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其它疾病 > 儿童夏天游泳需防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危害及预防

儿童夏天游泳需防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危害及预防

2017-08-0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 最近门诊有些大孩子主诉耳朵疼痛来就诊,诊断外耳道炎,细问病史,都曾去游过泳。这次对又称之为“游泳者耳感染”的外耳道炎简单介绍一下,也提醒父母,儿童游泳后注意事项及护理。

  儿童夏天游泳需防外耳道炎

  所谓外耳道,即耳廓向内延伸至鼓膜(耳膜)的这一部分,外耳道的皮肤和其产生的耵聍,对于耳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耵聍还具有疏水性,排斥水分作用,同时还能帮助保持耳道酸性环境,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游泳后水进入耳道,导致皮肤-耵聍屏障破坏是外耳道炎发病机理的第一步。继而,皮肤炎症与水肿会导致瘙痒和阻塞,瘙痒引起抓挠,进一步的损伤加重,同时耳道潮湿使耳道碱性化,更利于细菌生长。这就是外耳道炎的发生过程。

  除了游泳之外,频繁给儿童掏耳朵也是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的一个因素,耳朵其实并不需要你打扫的那么干净,外耳道的存在皮肤-耵聍屏障是均有排斥水分的作用,失去这个屏障,水更易于进入耳道,同时在掏耳朵时候容易对耳道皮肤造成损伤,以及耳道中可能会残留棉签组织或小的纸巾碎片等,残余物可部分分解并腐败,引起严重的皮肤刺激与感染。

  另外,有时因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往内部分感染)鼓膜穿孔,脓液流入外耳道造成耳道皮肤刺激,以及细菌的滋生,而引起外耳道炎,这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2.外耳道炎有哪些表现?

  外耳道炎最常见的症状为儿童主诉,耳朵疼痛,瘙痒并抓挠,耳朵渗液,以及听力减低等表现;急性外耳道炎发作可持续3-7d,起初,仅少量无色分泌物、耳朵不舒服、瘙痒及耳道皮肤轻度发红等,感染进一步发展时,可出现红肿明显、脓性分泌物渗出和疼痛加剧,严重者可出现剧痛、耳道堵塞,甚至有耳朵附近的组织的感染,如蜂窝织炎、腮腺炎、淋巴结炎等。有时候你能摸到耳朵周围可能存在一些肿大的淋巴结。

  3.如何预防外耳道炎?

  理解以上原因,关于外耳道炎的预防,我们就很好理解了:

  (1)尽量不要掏耳朵,门诊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外耳道炎是由于掏耳朵引起。尤其是使用一些尖锐的物品去掏耳朵时,往往容易对耳道皮肤造成损伤。同时也破坏了皮肤-耵聍屏障这一保护屏障,让水分更容易进入耳朵引起感染。

  (2)尽量减少水流入耳朵;洗澡时,在耳道放置涂有凡士林的棉球可防止进水。游泳时,可以使用特殊防水耳塞,如果有水流入耳朵,及时将耳朵出口向下,利用重力的作用将水抖干,并用棉签轻轻的在外耳道靠外部分小心清理,蘸干,避免深入过多,并吹干耳朵(吹风机置于低档,距离耳朵30cm外吹干)。

  (3)注意感冒后是否合并存在中耳炎,中耳炎的恢复期,一部分孩子可能出现渗出性中耳炎,造成鼓膜穿孔,中耳内的炎症脓液会流入外耳道,造成炎症。所以,预防感冒,若感冒后密切观察孩子是否存在耳朵疼痛,耳鸣,拉扯耳朵等中耳炎表现,及时发现就医。

  4.若诊断外耳道炎,如何治疗?

  外耳道炎的治疗包括:彻底清洁耳道—治疗炎症和感染—控制疼痛—避免促发因素

  如果发生外耳道炎,清洁外耳道是治疗最基本的第一步。清除耳道内的耵聍、皮肤脱屑以及脓性物质,非常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并能增强滴耳剂向炎症部位的渗透。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轻中度外耳道炎,仅仅需要局部滴耳液治疗即可,并不需要口服药物治疗治疗,对于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是外耳道炎控制感染的一线药物,有效而且副作用很少。如果出现严重的外耳道炎(出现剧烈疼痛,发热,水肿明显,出现外耳周围深部组织感染者),建议就诊儿科医生或者耳鼻喉科医生,可能需要全身用药联合外耳道局部用药。

  疼痛明显可以服用美林或者泰诺林止疼。

  在外耳炎的急性期或者恢复期,应该避免耳朵进水。

  5.经过治疗后会是怎样的恢复过程?

  通常在治疗开始后36-48小时内,孩子的一些症状会有好转,大约1周左右症状完全缓解。如果治疗3天,症状仍没有缓解,应该进一步耳鼻喉专科就诊评估。

  外耳道炎的危害及预防

  1、易导致耳聋耳鸣

  当外耳道炎症状表现为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时,通常易导致皮肤肿,鼓膜被遮蔽,引起听力下降,从而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由于外耳道炎分泌无刺激,屏间切迹或耳垂亦可受累。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有压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2、急性外耳道炎易转为慢性

  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易引发急性外耳道炎。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转为慢性。一旦急性外耳道炎迁延为慢性外耳道炎,则耳部常有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且痂皮上有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外耳鼓膜可浑浊、增厚,标志不清,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3、预示身患疾病,如中耳炎、糖尿病等

  外耳道炎的危害知多少?当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生外耳道炎。此外,有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外耳道炎易反复发作,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外耳道炎的预防:

  1、未病时就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既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3、按时更换外用药,按时进服内服药。

  4、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5、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里红、姜、咖喱)、腥物、淡水产品、海鲜。

  6、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7、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8、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