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慢性扁桃体炎,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为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之一,可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严重时高热不退,吞咽困难,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化脓。慢性扁桃体炎为扁桃体的持续感染性炎症,多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隐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检查可见扁桃体肥大、充血、或可见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原:乙型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等也可以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也较多见。近年来,还发现有厌氧菌感染的病例。上述病原体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体内而不会致病,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则“乘虚而入”侵入体内,或于此时因为原有细菌大量繁殖也可致病。而受凉、潮湿、疲劳过度、吸入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CO)等均可为诱因。病因:营养不良、佝偻病、消化不良、平时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减低,容易发生扁桃体炎,特别是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低下,就更容易患急性扁桃体炎。小儿患扁桃体炎时全身的感染症状很明显,孩子表现为:高烧可达39~40℃,同时伴有寒战,全身乏力,头痛及全身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检查咽部时可发现扁桃体上有脓。扁桃体发炎的小儿会说自己的嗓子痛,咽东西痛,咽水也痛;如果让小儿张开嘴,压住舌头,就会看到咽部有两个红肿的小桃子样的扁桃体,有的还有可能有脓,如果肿大的比较厉害,会导致小儿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安全。
急、慢性扁桃体炎都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儿童的健康。局部并发症有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颈淋巴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全身并发症常见的有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关节炎、皮肤疾患(如银屑病)、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还会引起严重的急性肾炎。治疗对于扁桃体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的治疗,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等;也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为了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建议在扁桃体炎炎症控制之后,将其切除。
扁桃体炎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为常见病,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致病菌常寄生在人体的口腔或扁桃体隐窝内,由于健康人的抗病能力强,所以不发病;但在身体受凉、疲劳、饮食或精神刺激等诱因的作用下,抗病能力降低,病菌大量生长繁殖侵入扁桃体组织而引发疾病;特别是孩子在3~10岁时扁桃体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变小,所以更易发炎,那该怎么预防呢?
一是针对体弱多病的宝宝,专家建议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感冒流行的季节或是看出宝宝出现脸色发红、轻微咳嗽等,可用板蓝根冲剂当茶饮,能起到预防作用。
预防扁桃体发炎最理想的办法是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幼儿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孩子能适应各种气候和环境。家长可以给小孩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每天坚持让孩子晨跑、早操、打球等体育活动。
二是对于本身就有慢性扁桃体肥大的宝宝,除了以上措施外还要额外加强保护措施。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以能感到微咸为宜。在很多儿童医院,也有专门针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漱口液,对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特别好。
扁桃体炎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孩子若反复发烧,多考虑消炎不彻底;应入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注意多喝水,多休息,促进毒素排出;每天早晚及饭后,可用温盐水漱口。
三是爱护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存在口腔中。按时就餐,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不可偏食肉类,尤其不可过多食用炸鸡、炸鱼,因为这些食物属于热性食物,孩子吃了易“上火”,从而发生扁桃体炎。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睡前漱喉,每天早晚要刷牙,可以清除和减少隐藏在口腔内的细菌,从而减少扁桃体炎的发生。每天早晨可用淡盐水漱喉,或饮淡盐开水一杯,有清痰降火的作用。
主要是平时不要吃过多辛辣、厚味、刺激性的食物,如烧烤、油炸、火锅食品,这些食物均能生痰助火,对咽喉极为不利;若不注意饮食,火热郁伏,一有外感即会发作,所以孩子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秋冬之时,易发生扁桃体炎,可多吃些白萝卜降火润肺化痰;或平时多服些清凉润肺饮料,如荸荠、白茅根汁、甘蔗等,或玄参、生地、麦冬煎水服,或白萝卜片和青橄榄煎汤代茶饮等。
孩子扁桃体发炎时,由于嗓子痛、吞咽困难,饮食应清淡,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稀粥、豆浆、牛奶、面条、蛋花汤、菜汤、梨汁、萝卜汁、丝瓜汁、鲜藕汁等。多喝开水。可用淡盐水经常漱喉咙。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可用野菊花、蒲公英、鱼腥草泡水喝,有助于解毒清热。
四是是要避免受凉。幼儿扁桃体发炎多是受凉引起的,因此,在气候变换季节,要注意小儿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我们都知道扁桃体炎的发病与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密切相关。特别是上呼吸道的传染病,最易引起扁桃体炎;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气候冷热,注意衣着的增减,避免感冒,在人流拥挤的地方,儿童可以戴上口罩。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不要携带儿童外出,以免感染而发病;每日可用萝卜煎汤饮之,或板蓝根,可预防传染。
五是在患儿扁桃体第一次发炎时,要彻底治愈。有许多家长在小儿扁桃体发炎时,输了3天液,孩子嗓子不疼了,就认为好了而终止治疗。由于治疗不彻底,就为再次复发埋下了祸根。扁桃体是一个“肉球”,嗓子不疼了,但藏匿在“肉球”里面的病菌并没有完全消灭,还要继续用药,才能使发炎的扁桃体彻底治愈,防止反复发炎。
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反复出现扁桃体炎,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慢性扁桃体炎,炎症使扁桃体增生肥大,有的会堵塞咽部,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带孩子找医生做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做扁桃体切除术,让容易感染细菌的扁桃体不能再感染病源,也是预防扁桃体炎的一种方法,但是,切除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还是有得咽炎的可能
扁桃体邻近组织和器官疾病,常常蔓延到扁桃体而引起扁桃体发炎,如鼻炎、鼻窦炎、咽炎、龋齿等,如发生这些疾病必须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以防并发引起扁桃体炎。
室内应有足够的日照时间,要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防止过多烟尘,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温度变化不宜过大,最好保持适宜,防止过于干燥和湿润,如温度过高又干燥易使人鼻和咽部干燥,过于寒冷潮湿则易使人感冒引起扁桃体炎。注意多喝水。
急性扁桃体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急性扁桃体炎(acutetonsillitis)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中医称为“乳蛾”、“喉蛾”或“莲房蛾”。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1、起病急、恶寒、高热、可达39~40°C,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
2、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3、面颊赤红,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下颌角处的淋巴结往往肿大,并且有触痛。白细胞明显增多。根据局部检查可见到不同类型扁桃体炎有不同表现。
4、扁桃体及腭弓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有时渗出物可融合成膜状,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而不遗留出血创面,淋巴滤泡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形成蛋白色小隆起。
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扁桃体炎西药治疗:
发热,全身症状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儿童高热(39℃以上),应给以物理降温,用凉水袋或冰袋冷敷头颈部,腋窝、腹股沟处。宜吃软质或半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
忌刺激性食物,饭后淡盐水漱口。早期可用复方新诺明,成人首次2克,以后每次1克,每日2~3次口服,儿童每公斤体重首次50毫克,以后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
急性扁桃体炎中药治疗:
1、风热外侵
表现:咽部疼痛逐渐加剧,吞咽不便,当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喉核红肿,咽部鲜红。并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咯痰。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中成药:
①羚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清咽片,每次4~6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萝卜100克,橄榄50克,蒲公英15克,共捣碎,装入小布袋中,加水适量,水煎20分钟后取汁,再与大米50克菜煮成稀粥。每日服2次。
②白萝卜250克,青果5克(打碎)和金银花20克,共装入纱布袋内,与萝卜煮汤,加食盐、味精适量,调味服食。每日2次。
外治:
①吹药:冰硼散或珠黄散吹于局部。
②含服:铁笛丸或润喉丸、喉症丸、六神丸,以清热解毒、润喉消肿。
2、邪热传里
表现:咽部疼痛剧烈,痛连耳根及颌下,吞咽困难,有堵塞感,或有声嘶。检查时见喉核红肿,表面或有脓点,可触及颌下肿大的淋巴结。伴见高热,口渴喜饮,咳嗽痰稠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洪大而数。
中成药:
①清咽利膈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清咽润喉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蒲公英50克,装入纱布袋内,加水适量,煎30分钟后,取汁与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每日服食2~3次。
②丝瓜250克(切片),香油10克,生蒜6枚(切片),青黛6克,食盐3克,炒成菜肴,随主食吃。
①参考上证。
②若有脓点,吹药更为必要。选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锡类散、喉科牛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