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夏天游泳,小心中耳炎 怎么治疗中耳炎?

夏天游泳,小心中耳炎 怎么治疗中耳炎?

2017-07-29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 夏季天气温度高,水温冰凉,在水里面泡着,偶然扑腾几下,是无比的惬意。但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游泳时也会带来一些健康上的问题,一不小心游出个中耳炎就麻烦了。

  夏天游泳,小心中耳炎

  发炎路径

  1、鼓膜有穿孔,游泳时脏水容易进入中耳,造成感染。

  2、通过鼻腔~咽鼓管径路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3、人在游泳时挖耳,造成耳道损伤,细菌进入中耳感染。

  4、在不干净的池水里游泳时,尤其是咽鼓管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一旦呛水,池水容易由鼻腔进入咽鼓管再进入中耳,细菌或霉菌也随之而入,造成从内到外的逆行感染,患上中耳炎。

  中耳炎症状

  1、耳朵疼痛或头痛

  2、耳朵流脓

  3、耳朵有闷胀、闭塞感

  4、耳鸣

  5、听力下降

  如何预防中耳炎

  1.水质干净

  公共泳池内的水质中携带的细菌如果超过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鼓膜或耳道等出现损伤,池水内的细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2.佩戴游泳专用耳塞

  从理论上来说,耳塞可以预防耳朵进水。

  但不同材质的耳塞的性能和质感上也有差异,舒适度也有差异性,一些朋友可能觉得佩戴耳塞会让自己感觉闷,或者有疼痛的感觉,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不使用或者重新换一个耳塞,避免损伤耳道。

  对于经常游泳时出现中耳炎的病人,如果没有柔软舒适的耳塞,最好不游泳或者避免潜水、跳水等可能让耳朵进水的游泳项目。

  3.使用鼻夹

  游泳专用的鼻夹,戴上能防止呛水,可以预防鼻腔进水引起的鼻窦炎和呛水经咽鼓管途径导致的中耳炎。

  但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用鼻子呼气,很多人可能对鼻夹的使用很不习惯,夹的时间久了,也会引起鼻痛,但长时间的潜水或跳水最好尝试使用鼻夹。

  4.保持外耳道干燥

  游泳后,耳道内若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使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然流出。此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因此应尽量保持耳道的干燥。可以在游泳后用吹风机轻柔地吹干耳道。千万不要对着耳朵猛吹。

  5.小心搽鼻涕

  鼻子如果不慎进水,可以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缓慢均匀地用另一侧鼻孔呼吸,让水自然流出,再用同样的办法让另一侧鼻孔耳中的水自然地流出来。

  千万不要同时捏住两侧的鼻孔将水挤压出来,以免污水和微生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6.保持外耳道干净

  进水后,外耳道里的耵聍(俗称"耳屎")泡涨后会引起疼痛及发炎,但游泳时千万别因此中途拿出耳勺掏耳朵。因为游泳后耳内有水,此时用利器,包括手指甲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内壁引起中耳炎。

  可以在游泳前检查外耳道里是否有耵聍。如果发现有,就在游泳前用专门的工具或者棉签取出。

  怎么治疗中耳炎?

  中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故医学上全称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又称“耳朵底子”,发起病来,使人头脑涨痛,有时还从耳内流出脓水。虽不是大病,但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股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药物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终究不是根治的办法。目前市场上没有治疗中耳炎的特效药,一些患者盲目吃药只是治标不治本。

  2、鼓膜修补术

  鼓膜修补术是一种适用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一般是将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病变三者与外耳道相通,形成一个覆盖上皮的空腔,以达到清除乳突、鼓窦、鼓室和咽鼓管鼓口病变组织,停止流脓、获得干耳的目的。缺点是虽可治愈部分中耳炎,但无法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有复发可能。

  3、中药散剂治疗——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无痛无风险。

  功效:消炎除湿,祛除表症,缓解耳鸣、耳痛等症状;清热泻火,内解肝郁热积、肾气虚弱、理气通窍;彻除炎症,恢复听力,防止复发。

  用法:用消毒棉签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