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鼻炎 > 为何鼻炎会悄悄找上你? 过敏性鼻炎——检测

为何鼻炎会悄悄找上你? 过敏性鼻炎——检测

2017-07-26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温差大的季节,是鼻炎的多发季节。常见的鼻炎有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得了鼻炎后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那么,患上鼻炎如何治疗效果好呢?

  为何鼻炎会悄悄找上你?

  1为什么偏偏是你患上鼻炎?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主要传播方式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

  鼻黏膜易感性: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2鼻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1.病因治疗

  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及时治疗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窦炎、临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

  (1)鼻内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根据需要可较长时间应用,疗效和安全性好。

  (2)鼻腔清洗

  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3)鼻内用减充血剂

  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禁用滴鼻净,因已证实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4)其他治疗

  包括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目前应用较少。

  过敏性鼻炎——检测

  变应原检测

  1.皮肤试验

  变应原皮肤试验是确定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的重要检查手段,称为变应原体内检测,主要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SPT)和皮内试验。皮肤点刺试验具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特异性,一般均在80%以上,因而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证据,且可用于儿童和老年人,临床推荐该方法。假如患者对某种变应原产生超敏反应,则20min内在皮肤点刺部位出现风团和红斑,风团直径≥3mm判定为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评价皮肤点刺试验的反应强度可采用皮肤指数(skinindex,SI),分别测量变应原和组胺风团的最大径及最小径(取最大径中点的垂直线),计算两者风团的平均直径,其比值即为皮肤指数,分为4个等级:+为0.3≤皮肤指数<0.5;++为0.5≤皮肤指数<1.0;+++为1.0≤皮肤指数<2.0;++++为皮肤指数≥2.0。

  应注意的是,口服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对皮肤反应有抑制作用,一般持续2~7d,故宜停药1周后行皮肤点刺试验。而且,由于操作不正确和使用的材料不合适等因素,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故须结合患者病史(包括变应原暴露、发病经过)和临床表现对皮肤点刺试验的结果作出合理解释。

  皮肤点刺试验所采用的变应原种类应该是本地区常见的气传变应原,主要包括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真菌和花粉等。其操作注意事项为:①尽量使用标准化变应原浸液;②应采用阳性和阴性对照液;③在正常皮肤上进行试验;④试验前评判是否有皮肤划痕症;⑤询问并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和末次用药时间;⑥试验后15~20min判定皮肤反应;⑦测量风团最长直径。皮肤点刺试验的常见操作错误有:①点刺部位靠太近(<2cm)导致反应重叠而无法区分;②出血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③点刺针进入皮肤过浅导致假阴性结果(多发生在使用塑料针时);④试验过程中变应原溶液不慎流失或过早拭去。

  2.血液检查

  (1)血清总IgE检测:由于变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种族)均可使体内总IgE水平增加,故测定血清总IgE对变态反应筛查的预测价值低,不能作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依据。而且,约1/3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值在正常范围。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即变应原体外检测,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患者,不受皮肤条件的限制,其与皮肤点刺试验具有相似的诊断性能,但各有特点(表1)。通常,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的临界值为0.35kU/L,大于或等于该值即为阳性,提示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测定结果分为7个级别[32],0级:<0.35kU/L;1级:0.35~0.69kU/L;2级:0.7~3.4kU/L;3级:3.5~17.4kU/L;4级:17.5~49.9kU/L;5级:50~100kU/L;6级:>100kU/L。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方法的比较见表1。

  3.鼻激发试验

  该方法是将某种变应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观察是否诱发临床相关症状。试验方法为将吸附有变应原溶液(激发剂)的滤纸片贴于下鼻甲,或使用定量泵将激发剂喷雾于鼻腔,变应原浓度逐步增加,10倍为一个上升梯度,直至出现阳性反应。变应原浓度的级别越低,表示鼻黏膜反应性越大,对该变应原致敏的敏感程度越高。

  记录激发试验后产生的症状,并可结合客观检查结果(鼻分泌物的量、鼻阻力或气流的变化等)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取有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数据资料。

  其他检查

  包括鼻分泌物涂片、鼻灌洗液中特异性IgE测定等。鼻分泌物涂片采用伊红美蓝染色(瑞氏染色),高倍显微镜下嗜酸粒细胞比例>5%为阳性。鼻灌洗液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对过敏性鼻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