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鼻咽癌 > 鼻咽癌不同时期的症状有哪些 确诊鼻咽癌,这些检查你做了么?

鼻咽癌不同时期的症状有哪些 确诊鼻咽癌,这些检查你做了么?

2017-07-25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每一种疾病都会有不同的阶段,而且各阶段的症状各不相同,其损害程度也不一样。现在请随笔者一起讨论一下鼻咽癌是怎么分期的,鼻咽癌的症状各是什么?

  鼻咽癌不同时期的症状有哪些

  鼻咽癌的三个发展阶段

  1、早期,这个时候的鼻咽癌患者就主要是以鼻阻塞和咽鼓管阻塞为主要症状出现,鼻噻主要是由于瘤体增大时导致的两侧受阻,而咽部阻塞也是由于留意增大之后所引起的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发生之后很容易会被患者误诊,因此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诊断了。

  2、中期,病人到了这个时期,就说明疾病已经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大多都会有出血和耳部症状等比较明显的症状出现。出血主要指的就是患者的吸鼻后中带血,或擤出带血鼻涕。在起初的时候是少量的血丝,而且是时有时无的,等到疾病加重之后,出血量也就会逐渐的增多。

  3、晚期,到了这个时期就说明患者的癌细胞很可能已经发生转移了。当癌肿想淋巴结发生转移,这个时候患者就会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出现;而当癌肿向颅内蔓延,患者还会有头痛和脑神经症状出现,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就说明此病很可能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鼻咽癌放疗后常见并发症

  1、全身不良反应

  由于放射线摄入,对人体会产生全身性的异常反应,为乏力、头晕、胃纳差、恶心、呕吐、失眠或嗜睡等,绝大多数病人的血象或肝肾功能无重要影响,个别敏感者也会引起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对于原来肝功能不好或肝类表面搞原(HAA)阳性或肝硬化病人会导致肝功能的损害,需特别注意。

  2、腮腺的急性放射反应:

  当放射开始的头1-2天内病人会主诉照射侧腮腺区出现胀痛,这是由于腮腺组织经放射线引起急性充血,肿胀一般不需处理,经3-4次照射后会自行消退

  3、皮肤放射反应:

  鼻咽癌照射区域皮肤经放射线照射后会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初期为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继而毛发脱落、干性脱皮、少数病人形成水疱、互相融级成大片湿性皮炎,浅表溃烂。皮肤反应的轻重与射线的质量和剂量有关,高能射线相对可以减少皮肤反应,不过个体差异性亦是很重要的因素。

  4、粘膜反应:

  粘膜反应是指口腔口咽、鼻咽、鼻腔、付鼻窦等粘膜经一定照射后出现的粘摸充血、水肿、渗出增加。重者可出现点状或片状白膜,症状为疼痛,进食困难,鼻塞粘稠分泌物增多等。

  5、外耳道湿性反应或中耳炎:

  外耳道受照射剂量达50GY左右时可能出现耳道粘膜湿性反应或中耳积液或穿破彭膜形成耳道溢脓。

  6、放射性面颈部水肿:

  这是由于面颈部组织受照射后淋巴回流不畅,深部毛细血管水肿闭塞,微循环受阻引起面部、颌下部,颈部水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放射后4-6个月可自行消退。

  确诊鼻咽癌,这些检查你做了么?

  是最常见的鼻咽部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估算,全球逾有43%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尤其是我国的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和湖南等省份,当中又以广东的发病率最高,是全国水平的逾5倍之多,达到每10万人中就有10~20多人患病的几率,故鼻咽癌又名为广东癌。在过去的近30年里,随着放疗和影像技术与设备的日益进步,以及采用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的广泛应用,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早期鼻咽癌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可达85~90%以上,局部晚期治疗后也可达40~60%。

  鼻咽癌往往是悄然而至,然后默默地茁壮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也不特异,容易被疏忽、漏诊或误诊。如发现有鼻塞、血涕,血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疼,复视,脸麻等症状,且症状持续出现超过两周则务必引起关注,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进行详细检查,避免耽误病情。鼻咽癌的预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治疗时的疾病发展情况,治疗愈早,预后效果愈好,长期生存率愈高。

  问:疑似鼻咽癌该挂哪个专科大夫的号?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疑似鼻咽癌的症状,可以先到医院的五官科或耳鼻喉科,找耳鼻喉科大夫做鼻咽部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指向鼻咽癌,建议前往肿瘤专科医院挂鼻咽癌科、头颈肿瘤科或肿瘤科就诊,做进一步的确诊检查。

  问:鼻咽癌诊断需要进行哪些专项检查?

  诊断鼻咽癌的检查手段多样但并不复杂,医生会根据受检者的个人情况推荐具体的检查手段组合。

  一、病史和体检

  如果疑似有鼻咽癌的症状,医生会对受检者的病史做较详细的询问,了解症状及其他风险因素,如家族癌症病史等,作为下一步检查工作的基本信息。

  体检的目的是寻找鼻咽癌或其他疾病的迹象,检查时医生会特别关注头颈部区域,包括鼻部、口部、喉部、脸部肌肉以及颈部淋巴结。如果医生怀疑鼻部或喉部生有肿瘤或其他问题,一般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做更详细的头颈部观察。医生还会推荐患者给耳鼻喉科专家做鼻咽部的彻底检查。

  鼻咽部检查

  人体鼻咽处在头颅内非常深在的位置,需要借助特殊的医疗器械由专业医师操作才能查看到鼻咽内部有否异常增生、不对称、出血或其他疾病迹象。

  1.间接鼻咽镜检查

  此为鼻咽部常规检查的传统方法,医生通过间接鼻咽镜检查可了解到鼻咽腔有否病变情况,如鼻咽粘膜充血、粗糙、出血、浸润、溃疡、肿胀或两侧不对称等。检查时,受检者正坐,中度张口但不伸舌,医生头带额镜面向受检者,左手持压舌板压下舌前2/3,右手持鼻咽镜(小圆镜片)经口腔送入至软腭及咽后壁之间,观察鼻咽部情况。

  2.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

  光导纤维鼻咽镜是一条由数码光纤电子镜头组成的软式内镜,可经前鼻孔或口腔送入鼻腔底部,对鼻腔及鼻咽部进行详细的动态图像观察。此检查方法的可操作性高,且创伤性小。检查时,医生会使用药物喷雾对受检者的双侧鼻腔行麻醉,从一侧鼻腔或口腔送入软镜至鼻咽部,边进入边观察鼻腔及鼻咽各部,查看鼻腔粘膜是否光滑、色泽是否正常,鼻咽各壁是否对称,有无新生物和/或异常分泌物以及物质的部位、形态性质与大小等现象。检查过程一般需时数分钟,期间受检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但很快便会消失。

  二、活检

  如果症状和鼻咽部检查结果指向鼻咽癌,受检者需要进行活检,即采集异常部位的组织细胞样本,经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辨认,看是否存有癌细胞,从而做出病理诊断作为确诊鼻咽癌的主要依据。

  1.内镜活检

  在内镜的指引下,在病灶同侧的鼻孔插入活检钳咬取组织送检。如果内镜检查时未能发现明显的病灶,则可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一侧做鼻咽顶后和/或咽隐窝的“盲目”活检。另外,EBV血检呈阳性者但临床检查未发现有病变,建议定期随诊,亦可做双侧咽隐窝和/或

  顶后的多点活检。

  2.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颈部出现肿块者可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取样时,医生会按需对细针插入部位行局部麻醉,将细针插入肿块体积处停留约几秒,然后抽吸部分细胞及几滴液体送检。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可帮助确认肿大的淋巴结是因感染所致、因鼻咽癌转移所致、亦或是因淋巴结的癌症所致(如淋巴瘤)。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采用X光、核磁、超声波或放射性粒子对身体各部位建立图像,以协助医生确认肿瘤的生长范围,了解癌细胞的扩散程度,并对鼻咽癌分期的鉴别、放疗计划的制定及预后的评价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胸部X光片检查

  胸腔X光片是指心脏、肺及胸部骨骼的图像,用于查看鼻咽癌有否肺转移,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少,除非是晚期鼻咽癌。

  2.CT扫描

  CT扫描属于X射线检查,不同于普通的X光片检查,CT扫描仪能够围绕人体360°旋转,期间持续地采集图像,再经由计算机程序重建形成扫描部位的多个切面图(即断层图像)。头颈部的CT扫描能够提供关于肿瘤大小、形状及部位的信息,并且帮助找出可能受癌细胞浸润的、已肿大的淋巴结。

  3.MRI扫描

  MRI采用无线电波和磁场经计算机重建成像,具备体内软组织的高分辨力、多方位扫描及多参数成像等特点。对于鼻咽癌的检查,MRI扫描能够清楚地显示鼻咽腔及咽旁间隙的正常解剖和病理解剖,发现黏膜下病变以及咽旁浅、深层间隙的浸润性病变等情况,但对于查看骨骼及颅底有否扩散不具备优势。MRI扫描一般需时较长,可以是30分钟到1小时以上,且噪音较大。

  4.全身PET扫描(正电子扫描)

  PET扫描属于核子医学检查,受检者在检查前会接受低放射性药剂(即造影剂)的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后,药剂会被体内细胞吸收代谢而释出讯号,这时可行正电子扫描来侦测采集这些讯号,再经由计算机组合成像。目前常用的放射性药剂为氟代脱氧葡萄糖,因为癌细胞在体内迅速增长、代谢活跃,所摄取的糖分是正常细胞的好几倍,会在图像上形成明显的“光点”。虽然PET图像的解析度不如CT或MRI高,但PET扫描有助于寻找未知的癌细胞转移位置,确认病变的范围,发现早期潜在病灶。现今设备发展已结合PET和CT扫描技术,称为正子断层扫描(PET/CT),可在进行PET扫描后,在同一设备上行CT扫描,经由计算机做图像融合和对照,以取得更好的诊断结果。

  四、血液检测

  1.常规血检

  血检有助评价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检查血型以及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各项指标,诊断患者有否营养不良、贫血、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血常规正常者才能行放化疗。血检结果也可提示肝或骨转移的可能性,促使进一步的检测。

  2.EBV血检

  EBV(艾伯斯坦-巴尔病毒/艾巴氏病毒/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一旦感染会终身潜伏在人体内,全球大约95%的人口曾感染过EBV但终身无症状,另约有70~80%的成人具有EBV抗体。虽然EBV与鼻咽癌的关联关系暂还不清楚,但绝多数的未分化型鼻咽癌患者均受EBV感染,因此医生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EBV抗体阳性率及含量和血浆中的EBV遗传物质水平(EBV-DNA)以协助诊断鼻咽癌。此外,血浆EBV-DNA水平检测也可成为预后评价和随访的重要监控指标,如果患者复诊检查时的EBV-DNA水平呈上升迹象,可视为癌症复发的警告,促使医生进行其他检查,以期及早确诊并给予合适的干预。

  小结

  总体来说活检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但仍需要进行其他检查以便确认癌症的生长范围及扩散情况,并为预后评价和随访工作提供重要的指标。为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建议鼻咽癌高风险人群,如30岁以上的EBV感染者、有鼻咽癌家族史者、喜爱吃腌制食品者等,可定期进行血检及鼻咽部和颈部的常规体检。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