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扁桃体炎 > 扁桃体炎病因 扁桃体炎症状及对症用药

扁桃体炎病因 扁桃体炎症状及对症用药

2017-07-18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儿童时期呼吸道的常见病,除了感冒咳嗽,就是扁桃体炎了。很多小朋友患过一次扁桃体炎后,就会动不动复发。

  扁桃体炎病因

  扁桃体炎最让爸爸妈妈们胆战心惊的是由之引起的高烧。扁桃体炎的发烧温度动不动就窜到40度以上,高温还会持续2-3天,即使用退烧药控制住,药效一过,温度又会起来。一般温度上升到40度,宝宝就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症,这是最让家长觉得害怕的。总是担心这样的高温会不会烧出肺炎或是把宝宝脑子烧坏什么的。

  扁桃体炎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宝宝患扁桃体炎后家长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扁桃体的位置

  扁桃体(通常是指腭扁桃体),位于咽部左右两边,粉红色,形似橄榄,是人体淋巴组织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咽喉部位最大的两个淋巴组织。婴儿的扁桃体比较小,4~5岁后逐渐增大,到12岁以后又开始逐渐萎缩。

  扁桃体隐窝是细菌存留繁殖的良好基地,当细菌繁殖过多,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又或受到理化因素刺激时,即使当时没有额外的感染,也会让扁桃体红肿发炎。

  扁桃体的作用

  因为扁桃体长大后会萎缩,而且扁桃体容易隐藏病毒,以前很多西医在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高烧时,会建议把扁桃体切除。

  从短时间来看,扁桃体摘掉后,确实是不发炎了。但人体任何一个器官的存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些东西平时看起来作用不大,但它默默的守护着人体,扁桃体也是一样。

  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先遣部队,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对病毒有中和与抑制扩散作用。进入我们体内的物质,无论是食物经由口腔进入消化道,还是空气经由口鼻进入呼吸道,都会与扁桃体首先接触。

  扁桃体可以有效的阻挡进入咽喉的病毒。一旦扁桃体被切除,病毒就会少去一道屏障,长驱直入,直接进入气管和肺部,引发气管炎和肺炎了。对6岁以下的儿童扁桃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从免疫观点来看,绝不建议在小儿免疫未充分形成之前将扁桃体切除。

  扁桃体虽然能抵抗进入鼻和咽腔里的细菌,但特别容易发炎,出现高烧、咽痛、唾液增多等状况,严重者还会出现张嘴困难。

  如果宝宝一发烧,温度就特别高,还伴有嗓子疼等症状时,家长可以先观察孩子咽部。如果咽部有两个类似球形的肿胀物,这就是肿大的扁桃体,宝宝很大可能是扁桃体炎。如果扁桃体红肿,表面有淡黄色或白色的脓点,伴有下颌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则很可能是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则表现为咽部和扁桃体潮红,可见黄色分泌物,咽喉疼痛不明显,偶尔有低热及食欲不佳等。如果自己无法判断,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病情。

  引起扁桃体炎的原因

  西医认为扁桃体炎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病毒感染是引发扁桃体炎的主要原因,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多数也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容易引起扁桃体炎的细菌感染是链球菌感染。链球菌(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常会累及心脏、关节、肾脏等发生病变。

  家长自己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可以看看宝宝的主要症状,如果只是以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并有白色分泌物为主要症状,则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如果还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则病毒感染的可能更大。

  中医认为扁桃体炎主要是内热引起的,中医给扁桃体取了个形象的名字——“乳蛾”,它的形状就像乳头或蚕蛾。它与腺样体都处于鼻咽部上壁与后壁的交界处,呼吸道的上端。很多宝宝尤其那些喝奶粉或爱吃肉的宝宝,内热重,易上火。热气就像火苗一样向上熏蒸扁桃体或腺样体,试想一下,天天这样熏烤,怎么可能不受伤呢,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扁桃体或腺样体红肿,稍受刺激就容易发炎。

  我认识的几个常患扁桃体炎的小朋友,一般出现脓鼻涕,热咳,接下来就很可能出现扁桃体炎。而且扁桃体发炎发过一次之后,很容易经常复发。动不动就发扁桃体发炎的宝宝往往还伴有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因此,中医治疗扁桃体炎的关键就是清内热。

  扁桃体炎症状及对症用药

  常识判断

  起因:扁桃体炎常为病毒和细菌共同侵犯。

  症状:发热,寒战,咽喉疼痛,吞咽疼痛。

  常见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起病急,畏寒高热,为时一般3~5天。

  ?头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腰背及四肢酸痛,或有便秘。

  ?小儿病人可因高热引起昏睡、抽搐或呕吐。

  2.局部症状

  ?以咽痛为主,往往始于一侧,继而波及对侧。吞咽或咳喇时咽痛加重。疼痛剧烈者可发生吞咽困难,也可经迷走神经耳支或舌咽神经鼓室支放射至耳部。

  ?有时因软腭运动失灵而言语含糊

  ?炎症波及咽鼓管,则有耳闷、耳鸣、耳痛或听力减退。

  ?由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大较显著,在幼儿有时可引起呼吸困难。

  用药治疗

  一般用药

  比拜克胶囊,连芝消炎片,蒲地蓝消炎片,头孢,左氧氟沙星,阿齐霉素,蒲公英片,复方双花片,清开灵等。

  西药治疗

  1.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胶囊

  适应症: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剂量: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

  儿童剂量:口服。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氨苄西林胶囊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剂量:口服。一次0.25~0.75g(1~3粒),一日4次。

  儿童剂量:口服。每日剂量按体重25mg/kg,一日2~4次。

  2.头孢菌素类

  ?头孢呋辛酯片

  适应症:用于敏感细菌造成的感染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包括耳、鼻、咽喉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咽炎。

  用法用量:

  成人剂量:口服。对轻度至中度的下呼吸道感染(或一般性感染),每次0.25g(1片),每日2次。

  儿童剂量:口服。一般每次0.125g(1/2片)至0.25g(1片),每日2次。本品一般7天一疗程,最好餐后服药。

  ?头孢氨苄胶囊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剂量:口服。一般一次250~500mg,一日4次,最高剂量一日4g。

  儿童剂量:口服。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口服12.5~50mg/kg。

  温馨提醒:以上药物均为抗生素类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药治疗

  1.风热外侵

  表现:咽部疼痛逐渐加剧,吞咽不便,当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喉核红肿,咽部鲜红。并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咯、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服用药物:

  ?比拜克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便。用于外感所致的发热、烦躁、易惊、头痛、目赤、咳嗽、咽喉、牙龈肿痛及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粒,小儿1-2粒,三岁以下酌减,一日三次。

  ?蒲地蓝消炎片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咽炎、扁桃腺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4次。

  ?板蓝根颗粒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10克,一日3~4次。

  ?羚翘解毒丸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2.邪热传里

  表现:咽部疼痛剧烈,痛连耳根及颌下,吞咽困难,有堵塞感,或有声嘶。检查时见喉核红肿,表面或有脓点,可触及颌下肿大的淋巴结。伴见高热,口渴喜饮,咳嗽痰稠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洪大而数。

  服用药物:

  ?牛黄解毒丸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三黄丸

  功效主治:泻火解毒。用于治疗便秘、疮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3次。

  ?牛黄上清丸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