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
一方面是小时候的反复扁桃体发炎,另一方面是家族遗传扁桃体肥大,更重要的是你的体质太弱啦!至于一些特殊的传染病现在已经很少了,在此不做介绍。
既然已经得了慢性扁桃体炎,就只能默默的接受与它朝夕相伴的事实。具体怎么治疗呢?慢性扁桃体炎有三种类型,各自拿好小板凳对号入座。
一种呢是肥大型的,扁桃体一直是暗红色的,大大的,就像嘴里含着两个牛肉丸。这种还好,其实这种类型发病并不多,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和休息,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一段时间不发炎,慢慢的可能就消下去了。
一种呢是肥大型的进化版,扁桃体表面的疤痕深深的勒进了扁桃体肉里,把扁桃体勒小了,大概像嘴里放着两片益达口香糖。外形有点像个菠萝,不是我故意黑菠萝,是确实很像而已。这种呢和上面其实差不多,扁桃体内部细菌不多,预防起来也方便。
最后一种呢叫隐窝型,有点像月球,表面全是坑。不仅有坑,很多坑里面还有黄色的颗粒状的东西(学名脓栓),这个坑可不是个好东西,它是垃圾的堆放地,是细菌的大本营。有了它,慢性扁桃体炎随时光顾你。只要你一吃辣的东西,只要你一受凉,只要你劳累,总之体质一下降它就来了,比大姨妈还准时。对于这种类型,我只能说好好锻炼身体,期待强健的体魄保护你。不然只能坦然面对炎症急性发作了。
扁桃体炎发作起来怎么办?先带口罩,防止传染别人;其次多喝水、吃流食;多种医用漱口水漱口;服用含片例如华素片、喉宝糖等;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一代头孢、人工牛黄甲硝唑片等,我喜欢人工牛黄甲硝唑和罗红霉素联用,两者都很便宜,加起来十块钱;还有就是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如板蓝根、蒲公英等,有时间的可以自己买点煮煮,每次一两。
部分人发起炎来特别疼,那是因为扁桃体里面的白细胞(杀菌的细胞)和细菌在打仗。两军对阵,我军(白细胞)十万,敌军(细菌)三千。仗打的固然是一边倒,但是可怜了战场(扁桃体),被毁的一塌糊涂。所以说呢有时候身体反应太强烈也不好,这时候就需要激素来帮忙了。前面咱们说过,激素这东西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消肿、促进脓液形成、压制免疫力(相当于撤军,一万打三千正正好,不会输,也不至于把战场破坏的太厉害)。
疼的厉害的时候自己照镜子一看就看到通红的两个扁桃体,此时可以加用激素,等到不疼的时候再照镜子就会发现扁桃体表面都是黄黄的脓液渗出来,这时候就可以停用激素了。当然呢也可以忍着不用激素,激素不是必需品,光用上面的方法也能ok的。
像我一个好朋友,常年慢性扁桃体炎,他又平时应酬多、特别忙,可以做点百合炖香蕉或者虾米凉拌黄瓜等食用。
平时呢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用点金银花、无花果干(切片或弄碎)、胖大海(可一并咽下)、罗汉果(要切碎)等泡泡茶,清咽利喉;常服用维生素C、鱼肝油及其他强壮剂,增强免疫力;早晚刷牙,保持口腔卫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希望大家都能及时将扁桃体炎治愈,不用拖到不可收拾,非要手术不可。具体什么样的患者要做手术,后面有机会再聊。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收获,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正。后期我会逐步展开对于耳鼻喉方面生活常识,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常规的护理等介绍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鼓励支持。欢迎大家在我的公众号留言,我会及时反馈。
正确认识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因为咽喉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引起的一种病症,在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能抵挡从鼻咽喉等进入人体的细菌,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每当气温骤然变化或季节转换,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慢性扁桃体炎就会发作。为防止自己患上慢性扁挑体炎,不少人选择将自己的扁桃体割掉。那么,扁桃体到底该不该切?一起来看看。
慢性扁桃体炎的有哪些危害?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可抵御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特别是在3岁以前,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较强,表现为代偿性肥大,成为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但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经常发生扁桃体炎,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扁桃体不但失去了正常的保护功能,反而转化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病灶”。
当扁桃体炎发作时,咽痛剧烈,伴有刺激性咳嗽,还会出现异物感,可谓苦不堪言。有的孩子从急性扁桃体炎转成了慢性扁桃体炎。孩童如果扁桃体过度肥大,还可能出现呼吸不畅、睡眠打鼾、吞咽或言语共鸣障碍。然而,慢性扁桃体炎的危害还远不止这些。
慢性扁桃体炎可向周围蔓延,引起邻近器官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等。更重要的是,慢性扁桃体炎还与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等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什么样的扁桃体应当切除?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一年4-5次以上;曾经有过扁桃体周围炎和周围脓肿;扁桃体过度肥大,已影响呼吸和睡眠,导致小儿夜眠打鼾,张口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暂停。这种长期缺氧的状况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需切除扁桃体,以解除梗阻;病灶型扁桃体炎,如并发肾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