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鼻炎 > 慢性鼻炎最主要的患病原因分析 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慢性鼻炎最主要的患病原因分析 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2017-07-13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慢性鼻炎是一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它具有常年反复的特点。2013年,我国慢性鼻炎患者总人数已经达到了350,807,030人,有3亿之多。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2个人患有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最主要的患病原因分析

  慢性鼻炎发作时,红痒难耐,闭塞头痛,严重时会造成鼻部肿大,完全失去嗅觉。因此慢性鼻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病因进行治疗,后果十分严重。

  目前来看,慢性鼻炎的主要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单纯性鼻炎,另一种增厚性鼻炎。这两种鼻炎的患病原因大致相同,可分为三类:局部原因、全身原因、环境原因。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今年最新的《国民健康调查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列出慢性鼻炎的主要发病原因7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原因的致病比例情况。

  从以上的简明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七项慢性鼻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中,占据首位的是其他疾病的特征,约为20%,人数在7千万左右。其次就是用药不当,占患病人数的18%,再次为急性鼻炎的演变和职业因素,比例为14%,最少的一项因素为内分泌失调,只占9%,人数在3千万左右。其中高居首位的其他疾病特征,包含了许多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表现特征。就单纯的影响因素来讲,还是用药不当的原因占据首位,很多的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都有过胡乱用药的情况,甚至有些慢性鼻炎患者,因为病急乱投医,什么药剂都拿来试用,导致了鼻粘膜严重受损,产生了抗药性,造成了顽固性的慢性鼻炎。后悔莫及。

  当然,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治疗途径的不同,大致将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类:一是药物治疗,二是仪器治疗,三是运动调节。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仅2013年一年,慢性鼻炎患者选择药物治疗的人数就有93%,基本上每个慢性鼻炎患者都有过要服用和喷用的治疗史,其次选择是仪器治疗,选择比例为你86%,再次为运动方法,有53%的患者选择了这一项。并且,运动治疗方法所能达到的治愈率为64%,在三项主要治疗方法中,占据首位。

  这些数据都表明,导致慢性鼻炎患者患病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使用不当,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却是适当的运动,远远高出药物治疗治愈率的将近20个百分点。所以,慢性鼻炎患者们应该注意,要摆脱运动对治疗鼻炎没有效果的误区。身体体抗力的提高,各项疾病自然就远离你而去。当然,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因锻炼不当造成病情加重,得不偿失。

  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慢性鼻炎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间歇期亦不能恢复正常,且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慢性鼻炎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也存在着很大的危害,那么此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解。

  1.慢性单纯性鼻炎

  (1)鼻塞:其特点为:①间歇性: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②交替性: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

  (2)多涕:多为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继发感染后可有脓涕。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及咳嗽等症状。小儿患者由于鼻涕长期刺激鼻前庭及上唇,可出现鼻前庭炎及湿疹。

  (3)由于鼻塞,可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

  (2)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如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

  (3)由于长时间的张口呼吸以及鼻腔分泌物的刺激,易发生慢性咽喉炎。

  (4)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体征及辅助检查

  1.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黏膜肿胀,表面光滑,以下鼻甲最为明显,鼻甲柔软,富有弹性,用探针轻压成凹陷,移开后立即恢复。鼻黏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滴用后下鼻甲肿胀可在3~5分钟内消退。鼻腔内有较粘稠的黏液性分泌物,多聚集于鼻底、总鼻道或下鼻道。

  2.慢性肥厚性鼻炎

  长时间炎症可导致鼻黏膜增生、肥厚,成暗红色或淡紫色。下鼻甲黏膜肥厚,下鼻甲骨亦可肥大,下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探针轻压下鼻甲有硬实感并且不易出现凹陷,或凹陷出现但不易恢复。对血管收缩剂反应差,鼻黏膜不收缩或收缩甚微。有时鼻底或下鼻道可见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

  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小编提醒各位,如果我们发现患有以上病症时,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