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1.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无自觉症状,扁桃体光滑,色淡,隐窝口清洁,入分泌物胎留,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柔软,无反复炎症发作病史。
2.扁桃体角化症常易误诊为慢性扁桃体炎。角化赃为扁桃体隐窝口上皮过度角化所致的出现白色尖形沙粒什物,触之坚硬,附之牢固,不易擦拭抹,如用力擦之,则留有出血创面。类似角化物也可见于咽后壁和舌根等处。
3.扁桃体肿瘤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或边桃体肿大并有溃疡,常伴有同侧颈淋巴结肿大,应考虑肿瘤的可能,需活检确诊。
慢性扁桃体炎术后如何处理?
①局麻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平卧头侧位。全麻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侧位,头部稍低。视气温状况颈部用冰袋冷敷。
②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嘱患者及时吐出口内分泌物,不要咽下。一般在唾液中混有少量血丝为正常现象;如持续口吐鲜血则提示有出血,应立即检查伤口,采取止血措施。全麻如有不断的吞咽动作,提示有伤口出血后将血液咽下的可能,也需立即检查止血。
③术后次日开始用消炎漱口液或复方硼砂液于餐后漱口,以保持口腔和咽部的清洁。
④术后6小时伤口即有白膜形成,术后24小时扁桃体窝已全为白膜覆盖,此为正常现象,对创面有保护作用。如伤口感染较重,多无白膜形成。白膜于术后10天内逐渐脱落。
⑤术后3小时如无活动性出血,视气温情况可进食冷、温流质饮食。手术次日如白膜生长良好,可进食半流质饮食。
⑥如为病灶扁桃体炎患者,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疼痛剧烈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剂。
⑦术后次日鼓励患者吞咽、伸舌,防止创面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