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概述】
咽部肌肉主要受咽丛而来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支配,以软腭瘫痪常见,发生原因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二类。中枢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延髓病变,如延髓瘫痪、假性延髓瘫痪、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脑炎、听神经瘤侵及延髓、延髓空洞症等。周围性麻痹则以多发性神经炎多见,其他如感染、颈静脉孔综合征、肉毒杆菌中毒、重症肌无力、皮肌炎及颅底病变(外伤、肿瘤)压迫第Ⅳ、Ⅴ、Ⅵ脑神经而引起。
【治疗措施】
针对病因治疗。中枢性者请内科、神经科协同诊治。对周围性麻痹患者可用抗胆碱脂酶药或神经兴奋剂、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并可进行针灸治疗。咽缩肌瘫痪不能进食或有误吸者应插鼻胃管。
【临床表现】
由于病变范围不同,咽肌麻痹可分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单侧或双侧性。单侧麻痹常无症状,双侧则较重,由于软腭麻痹,鼻咽不能闭合,患者说话时有开放性鼻音,进流质饮食时易返流于鼻腔,进食固体食物则影响不大。咽缩肌麻痹时,吞咽机能受到影响,早期进流质有困难,而进食固体食物无阻挡,逐渐发展可有误吸入喉内的危险。
查体,张口发“啊”音时,可见健侧移动而患侧不能上举;若两侧麻痹,则软腭松弛,不能上抬。咽缩肌麻痹,则在梨状窝中可见唾液或食物潴留。
针对病因治疗。中枢性者请内科、神经科协同诊治。对周围性麻痹患者可用抗胆碱脂酶药或神经兴奋剂、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并可进行针灸治疗。咽缩肌瘫痪不能进食或有误吸者应插鼻胃管。
咽血管畸形的症状及治疗
先天性咽血管畸形是胚胎发育异常。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原始颈内动脉的两个组成部分即第3动脉弓和背主动弓之间有一弯曲,在心脏位置下降时,此弯曲被拉直而不复存在。若未被拉直而持续存在,将在咽侧壁或咽后壁的深面形成动脉环或动脉屈曲,与扁桃体窝和咽后壁靠近,在做扁桃体或咽扁桃体切除时易造成损伤。
轻者可无症状,或有咽部异物感、阻塞感和搏动感、检查见咽后壁或扁桃体周围隆起,有明显搏动。扪诊可有搏动感。
应注意与感染性颈内动脉瘤、咽后脓肿腐蚀血管壁与假性动脉瘤相鉴别。
治疗
症状不明显或不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时可不予治疗。在扁桃体手术和咽扁桃体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这些畸形血管。为此,在术前和术中应注意检查:
①咽壁和扁桃体有无搏动,必要时应做扁桃体或咽扁桃体扪诊。
②手术时如发现有明显的搏动,应考虑为血管异常,在分离扁桃体时应小心仔细,避免损伤血管,或将搏动处血管分离出来并结扎;
③增殖体切刀和刮匙不易造成动脉损伤,便在补切残留组织时,不宜使用咬钳;
④术中一旦出现大量出血,应立即压迫局部或行后鼻孔填塞压迫止血。为防止因出血致呼吸道阻塞,必要时做气管切开。也可压迫颈部的颈总动脉或结扎之,并给予输血,纠正血容量不足。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