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咽神经痛应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也称为舌咽神经痛性抽搐,为一种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烈疼痛。可呈自发性,但常由吞咽、谈话或触及扁桃体咽后部而突然发作。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舌咽神经痛(主要指颅底肿瘤等占位病变)应首先针对病因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原则大致与三叉神经痛相同。具体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治疗
1、药物治疗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均可应用于本病,可使疼痛发作次数减少或减轻,有的可消失。如卡马西平100mg,3次/d,以后每天增加100mg,直至疼痛停止。最大量不应超过1000mg/d,以后逐渐减少,找到最小有效量,维持服用。副作用有眩晕、思虑、恶心,部分有皮疹、白细胞减少等。苯妥英钠100mg,3次/d,最大量每天不超过600mg。七叶莲片3~4片,3次/d,或其他镇静镇痛剂,亦有疗效。
2、局部注射疗法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症状严重者,可进行药物神经注射治疗。药物可应用无水乙醇0.5~1ml、山莨菪碱(654-2)溶液10~40mg,维生素B121000~4000μg/次。注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咽部入路:咽部喷以1%~2%丁卡因,取长针头,用标志定出2cm长针尖,经扁桃体上极外及钩状突下方进针,如注射右侧,则空针应位于左上双尖齿下方,先进针1cm,后再缓慢刺入1cm,刺中后病人即感剧烈耳痛,然后注入2%普鲁卡因1~2ml,10min后检查局部疼痛消失,而又无其他脑神经麻痹时,再注入药物。
(2)乳突尖端入路:患侧朝上侧卧位,常规消毒,于同侧下颌角与乳突连线的中点,以2%普鲁卡因2~5ml垂直注射于皮下1.0~1.5cm深处后,用9号腰穿针垂直或稍向前方刺入,深度4~5cm,穿刺时病人可感同侧口角、舌、下唇、下颌或咽及颞部稍麻木感。用空针抽吸无血液后,注入少量2%普鲁卡因,5~10min后可出现同侧咽壁不同程度瘫痪及感觉障碍。吞咽困难或声嘶,或出现同侧Horner征,或出现同侧抬肩及胸锁乳突肌无力等。再缓慢注入药物。注射山莨菪碱(654-2)及维生素B12时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疗程。
3、射频电凝术Isamat等(1981)与Salar等(1983)报告穿刺颈静脉孔用射频电凝舌咽神经,治疗舌咽神经痛。具体方法是:患者仰卧于放射摄片台上,术中在血压及心电监护下施行,当出现血压下降和心率下降时,表明发生了必须予以避免的迷走神经受累。电极作用面积7mm,穿刺的进针点在口角外侧35mm,下方0.5mm。术者将定标放在患者口腔控制电极穿刺方向,当遇到骨组织时,摄侧位片和沿电极方向的斜位片。根据摄片中颈静脉孔的位置,在电视下纠正穿刺方向,使电极尖到达颈静脉孔神经部。先用0.1~0.3V低电压刺激,若出现半侧咽、扁桃体和外耳道感觉异常,且无副神经反应和血压与心电图改变,表明穿刺部位正确。于是缓缓持续增温,若无迷走神经反应出现,升温至65~70℃,电凝60s即可造成孤立的舌咽毁损灶。若在升温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应,应立即停止电凝,并给阿托品0.5~1ml,数分钟内可恢复,复发后可重复电凝。
4、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严重,而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1)舌咽神经根切断术:局麻或全麻下耳后切口,乙状窦下缘入路开颅。打开硬脑膜,放出脑脊液减压,抬起小脑,暴露出颈静脉孔,辨认汇集在该孔的舌咽、迷走及副神经。舌咽神经位于最前方,单根较粗,与迷走神经之间有明显的狭窄间隙。迷走神经由数根细小纤维束所组成。局麻时分离迷走神经时可引起呕吐,用神经钩将舌咽神经钩起,这时将引起剧烈疼痛,如疼痛部位与临床相符,可用钩刀或微型剪刀将神经切断。如疼痛部位涉及外耳深部,为迷走神经耳支影响所致,应同时切断迷走神经前方1~2根根丝。切断舌咽神经时少数可有血压上升,切断迷走神经时有时可心脏发生期外收缩,血压下降,心脏停搏等副作用,手术时应密切观察。神经切断后疼痛不再发作,同侧舌后1/3味觉丧失,软腭、扁桃体区及舌根部麻木,咽部干燥不适,轻软腭下垂及短暂性吞咽困难。自神经血管减压术应用临床后,不仅解除了疼痛,又保留了神经的完整,优点较多。但有的病人术中未发现压迫的血管,手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故神经切断术仍然是本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2)神经血管减压术:麻醉、切口、骨窗形成和硬脑膜切开均与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相同。显露颈静脉孔和舌咽、迷走、副神经,将小脑半球向内上方牵开,刺破蛛网膜,放出脑脊液,待脑压降低后,将小脑半球向后内和上方牵开,找出颈静脉孔和舌咽、迷走、副神经。舌咽和迷走两神经自脑干发出后,向前、向内走行至颈静脉孔、副神经根与小脑脑桥角处向前行走。舌咽神经仅一根,且较迷走神经粗大,单独自蛛网膜包裹,独自穿过一个硬脑膜孔,很容易与迷走神经的根区别。显露压迫神经的血管襻。多在舌咽、迷走神经出脑干处,可见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压迫神经。在显微镜下细心游离压迫神经的动脉,并在神经与血管间填入适当大小的涤纶片或特氟隆棉。对与舌咽神经粘连的增厚蛛网膜和小脑亦应进行松解。然后使病人试咽口水或饮少许液体,如疼痛消失,手术即告成功。
(二)预后
本病疼痛可有长时间的缓解,在缓解期间,敏感区消失,但是除非应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或经手术切断神经,疼痛几乎总会复发。本病不会缩短寿命,但受累病人因担心进食诱发疼痛发作,而变得消瘦。
舌咽神经痛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根据疼痛发作的性质和特点不难做出舌咽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有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刺激扁桃体窝的“扳机点”,视能否诱发疼痛。或用1%丁卡因喷雾咽后壁、扁桃体窝等处,如能遏止发作,则足以证实诊断无误。如果经喷雾上述药物后,舌咽处的疼痛虽然消失,但耳痛却仍然如前,则可封闭颈静脉孔,若能收效,说明不仅为舌咽神经痛而尚有迷走神经的耳后支参与。
呈持续性疼痛或有阳性神经体征的病人,应当考虑为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应作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舌咽神经痛的诊断要点
1、疼痛发作局限于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及咽支的分怖区典型的表现为咽喉后部、扁桃体和舌根及耳道深部等处的阵发性剧痛。疼痛一般起自喉部扁桃体窝及舌根。病人常因疼痛剧烈而难以准确定位。疼痛可放射至耳道下颌和齿龈。疼痛局限一侧为其特征。
2、疼痛性质为刀割针刺、触电样突然发作,程度剧烈历时短暂,从数秒钟~1分钟。每日发作从几次~几十次有时间不等的间歇期,在此期内病人一切正常。以上是关于舌咽神经痛的诊断要点的回答。
3、说话饮食、咳嗽、伸舌呵欠、喷嚏、吸气等常为疼痛诱发因素发作时可伴流涎及阵发咳嗽、喉部痉挛、心律紊乱少数病人甚至可伴心动过缓、停搏、晕厥抽搐,类似Adam-Stoke综合征。
4、本病少有"板机点"如果有,多位于扁桃体窝、舌根部或咽喉部
5、发作时虽然疼痛剧烈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电解质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发病时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CT及MRI等检查:部分病人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
以下检查项目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1、脑电图、眼底检查。
2、颅底摄片。
3、胸透、心电图。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1.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痫,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上述两种混合性发作或其他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2.可用于缓解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也可用于脊髓痨的闪电样痛,多发性硬化、周围性糖尿病性神经痛,幻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有时也能缓解某些疱疹后神经痛。3.预防或治疗双相性躁狂-抑郁症: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和其他抗抑郁药合用。4.中枢
健客价: ¥9.81.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痫,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上述两种混合性发作或其他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 2.可用于缓解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也可用于脊髓痨的闪电样痛,多发性硬化、周围性糖尿病性神经痛,幻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有时也能缓解某些疱疹后神经痛。 3.预防或治疗双相性躁狂-抑郁症: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和其他抗抑郁药合
健客价: ¥201.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痫,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上述两种混合性发作或其他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 2.可用于缓解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也可用于脊髓痨的闪电样痛,多发性硬化、周围性糖尿病性神经痛,幻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有时也能缓解某些疱疹后神经痛。 3.预防或治疗双相性躁狂-抑郁症: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和其他抗抑郁药合
健客价: ¥81.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痫,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上述两种混合性发作或其他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 2.可用于缓解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也可用于脊髓痨的闪电样痛,多发性硬化、周围性糖尿病性神经痛,幻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有时也能缓解某些疱疹后神经痛。 3.预防或治疗双相性躁狂-抑郁症: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和其他抗抑郁药合
健客价: ¥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