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疾病知识 > 病因症状 > 噪音性耳鸣耳聋的病因与预防耳鸣能治愈吗

噪音性耳鸣耳聋的病因与预防耳鸣能治愈吗

2017-03-2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专家指出,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即耳神经学症状(听觉紊乱),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但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外界环境越安静,耳鸣声越大。

  噪音性耳鸣耳聋的病因与预防

  核心提示:在长期噪声刺激影响下,耳蜗血管纹首先出现血循环障碍,螺旋器毛细胞损伤,脱落,严重者内毛细胞亦损伤,继之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变,以耳蜗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病变最明显。此处接近鼓室,血管较细,容易受噪声影响。耳蜗基底圈主要接受4000Hz的声音刺激,故早期患者以4,000Hz处听力损失明显。也有人认为与外耳道共振有关,因外耳道的共振频率在3,000~4,000Hz左右。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很多人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的污染,目前噪音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让我们的健康承受了很大的威胁,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该疾病的病因与预防措施的介绍。

  病理病因:

  损伤因素

  长期工作于噪声级大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即可对耳蜗造成损害,耳蜗受损程度受下列因素因素影响。

  (一)时间:在噪声环境里工作的时间越长,听力损害程度越大。

  (二)噪声强度与性质:频率高、强度大对听力损害严重。断续噪声比持续噪声危害大。震动加噪声较单纯噪声的损害大。

  (三)工作环境因素:狭窄的工作场所比开阔的工作环境易受损害,距离噪声源越近,越易受损害。

  (四)身体情况:中老年比青年人易受噪声损伤,体弱者比强壮者易受损害,曾有感音性聋或中耳炎疾患者较易受损伤,个人体质不同敏感性也不同。

  病理

  在长期噪声刺激影响下,耳蜗血管纹首先出现血循环障碍,螺旋器毛细胞损伤,脱落,严重者内毛细胞亦损伤,继之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变,以耳蜗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病变最明显。此处接近鼓室,血管较细,容易受噪声影响。耳蜗基底圈主要接受4000Hz的声音刺激,故早期患者以4,000Hz处听力损失明显。也有人认为与外耳道共振有关,因外耳道的共振频率在3,000~4,000Hz左右。

  主要症状:

  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4,000Hz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计检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终于普遍下降,此时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常为高音性耳鸣,日夜烦扰不宁。

  预防护理:

  1、控制噪声来源

  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在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时就应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噪声车间与其他厂房隔开,中间种植树木;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装吸音材料;机器安装密度宜稀散些;机器与地基之间,金属表面与表面之间用适当的充填材料;管道噪声用包扎法防声,气流噪声可用消音器或扩大排气孔等。使噪声缩减到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85~90dB)以内。

  2、减少接触时间

  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间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轮换工种,亦可降低听力损害。

  3、耳部隔音

  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噪音性耳聋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的介绍,大家在了解了疾病的病因之后,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的侵袭。

  耳鸣能治愈吗

  “嗡嗡嗡……”耳朵里像养了一大群蜜蜂,吵得头昏脑涨,听不清别人说话,晚上睡不好觉,听力越来越差,行动变得迟缓……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读者:耳朵久鸣须当心!

  耳鸣影响生活

  专家指出,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即耳神经学症状(听觉紊乱),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但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外界环境越安静,耳鸣声越大。耳鸣的发生率较高,常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有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首发症状;耳科疾病常伴有耳鸣。在人群中耳鸣的发病率很高,我国约有2400万人因之影响睡眠、精力、工作和社交能力。

  耳鸣导致耳聋

  一般情况下,耳鸣或多或少会影响听力。但有些耳鸣,特别是由于各种耳病引起的耳鸣,与耳聋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梅尼埃病、中耳炎、听神经瘤等。有些耳鸣与耳聋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即耳鸣也可以单独存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会发展成耳聋。如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引起的耳鸣就往往是这样,患者长年累月受到耳鸣的困扰,听力却能保持正常或稳定。

  耳鸣及时治疗

  治愈耳鸣,包括两个概念:痊愈和适应。痊愈,是指引起耳鸣的病因明确,病变得到治疗后,耳鸣随即完全消失;适应,则是指不管引起耳鸣的病因是否明确,原发病是否治愈,耳鸣依然存在,但耳鸣的负面影响已经完全消失。对于医生来说,使耳鸣者适应是第一阶段的目标,痊愈才是第二阶段的目标。医生认为,只有最大程度解决耳鸣的负面影响,完全适应了耳鸣,即可算是耳鸣获得治愈。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听从医生指导,积极配合,并尽量避免在安静或强噪音环境下长时间逗留,避免或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另外,还要有恒心,坚持复诊,不可轻易中断。一旦遇到耳鸣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联系耳鸣专家进行咨询。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