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统称为慢性。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慢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一)单纯型:最常见,多由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临床特点为;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鼓膜穿孔多为紧张部中央性,大小不一,但穿孔周围均有残余鼓膜,鼓室粘膜粉红色或苍白,可轻度增厚,耳聋为传导性,一般不重;
(二)骨疡型: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此型特点: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常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可累及鼓环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并可经穿孔突于外耳道,传导性聋较重;
(三)胆脂瘤型:胆脂瘤非真性肿瘤,而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由于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cholesteatoma);
耳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恶臭,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质,奇臭,一般有较重传导性聋,如病变波及耳蜗,耳聋呈混合性。
慢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1、流脓的性质和时间因病变轻重有所不同,轻者为粘脓性,间歇性,时好时坏;重者呈持续性,为黄稠脓液且有臭味。
2、急性发作中可有头痛,耳痛,头晕和发热,严重时可出现面瘫和脑膜炎等症状。
3、早期鼓膜为中央圆形或肾形穿孔,偶可见到松弛部及边缘部小穿孔,该区常由脓痂覆盖,很少流脓,如不仔细清除脓痂,甚易漏诊。
编辑结语:通过对慢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慢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也有所了解了。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怎么治疗慢性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发病范围很广,不管是老人、年轻人或是小孩,都有患病概率,所以生活中所有人都要注意,一旦发现中耳炎的症状应及时接受治疗。中耳炎的危害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小,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1、可治疗所有耳病及并发症:鼓室成型手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很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
2、修复听骨链,重建听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穿孔鼓膜封闭形态接近正常,重建后听骨链的活动性及连续性良好,手术后听力会逐渐提高,3个月后明显提高。
3、微创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具有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的优点。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偏方
中耳炎偏方1、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
前二味放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细末,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中耳炎偏方4、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
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
中耳炎偏方2、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
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
中耳炎偏方3、黄连10克,冰片1克。
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或浓茶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和药痂,并用清洁药棉擦干)。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2—3次,一般3—5天见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重复验证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药5天无效后,于本方中加青黛5克,获良效。或用黄连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将黄连用适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纱布过滤,冰片加入滤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摇匀即可。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然后将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
编辑结语:通过对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也有所了解了。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