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会通过哪些途径感染
治疗中耳炎,不能胡来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和检查有哪些“鼻涕虫”患了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炎的严重性虽然不如某些传染病,但是由于认识不足,诊治不当,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要想远离中耳炎,就要切断它的感染途径,那么,中耳炎经哪些途径感染呢?
1.咽鼓管绝大部分的中耳炎感染均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其方式有两种:鼻咽炎症沿咽鼓管黏膜直接蔓延;经管腔直入。因为中耳经咽鼓管和上呼吸道相联系,所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另外,乳儿咽鼓管粗大而短直,位置接近水平,鼻咽感染容易侵入中耳。
2.血液途径血液感染多在重症传染病出疹期见到。
3.逆行感染指从颅腔沿听神经和面神经传入中耳的感染,这类患者比较少见。
4.其他疾病引发急性中耳炎可能是鼻咽部疾病,如化脓性鼻窦炎、急性鼻炎、腺样体增殖症、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引起的。鼻咽部治疗和手术也常为致病诱因,如洗鼻、止血和鼻腔填塞等。不当的擤鼻和咽鼓管吹张法也可导致中耳炎。鼻和咽是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必经之路,在麻疹、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等传染病发生过程中,鼻咽部通常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进而并发急性中耳炎。
5.局部外伤如气浪伤、火器伤、机械损伤、化学物质损伤等,可损伤鼓膜和鼓室,发生中耳感染。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十大预防措施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或穿孔为特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冬春季高发,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小儿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诱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前两种多见于小儿。
致病菌进入中耳的主要途径
1、咽鼓管途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经患者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
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本病也可成为这些传染病的局部表现。
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患者曾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等,使细菌顺着咽鼓管侵入中耳。
特殊的咽鼓管结构:婴幼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细菌或分泌物易经此途径侵入鼓室。如宝宝平卧吃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引发感染。
2、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外伤以及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容易导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